半小時後,齊傑揣著已經簽好的停薪留職合同,帶著從宿舍收拾的被褥和衣服,和齊援朝一塊兒騎著腳踏車走出了鋼廠的大門。
齊援朝嘴裡叼著一根當時被稱為“黑軲轆”的邙山香菸。
這是一款雪茄型香菸,勁頭很大,年輕人一般抽不慣,但卻是老菸民的最愛。
從離開軋鋼車間到現在都抽三根了,老齊啊老齊,你這煙癮也太大了吧……齊傑在心裡嘀咕一句。
得想個辦法讓老齊戒菸。
不然這麼抽下去,估計又會走前世的老路。
“停薪留職後,你打算做什麼?”
走出廠大門後,齊援朝幽幽的問了一句。
他是舞州鋼鐵廠的第一批員工,從七十年代初建立鋼廠到現在,他就已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
對他來說,鋼廠就是全部。
所以老齊同志很不明白,齊傑為什麼要停薪留職。
齊傑倒是沒啥打算。
他準備先在家裡休息一段時間,緩緩神,重新感受一下和老爸老媽一起生活的那種感覺,然後再琢磨掙錢的門路。
“具體還沒想好,不過您放心,絕對比在廠裡上班強,而且會強很多。”
擔心齊援朝再次說教,齊傑說完後又補充了一句:
“我不想年紀輕輕就在廠裡打轉。”
齊援朝看他一眼,隨即彈了彈菸灰:
“你媽還在家等信兒呢,等會兒回去你啥都別說,讓我跟她解釋吧,不然肯定嘮叨個沒完。”
這話讓齊傑很是感慨。
還是記憶中那個一心為了孩子的老父親啊。
父子倆騎車走在柏油路上,前方就是成立剛滿一年的舞州市。
這是個依託鋼廠而建立的年輕城市,整個城區百廢待興,各單位都在大力搞建設。
緊挨著城區的就是舞州水庫。
水面上倒映著遠處的群山,景色很是怡人。
從地理環境來說,舞州有山有水,風景優美,很適合養老。
不過這個因鋼廠而建立的城市,後來也因為鋼廠的衰敗而變得沒落了。
舞州的城區並不平坦,城區中間突兀的冒出一座小山,被稱為留山。
在山腳下有一處五間大瓦房的院子,院子裡種著兩棵梧桐樹和一些瓜果蔬菜,這裡就是齊傑的家了。
來到院裡。
父子倆把腳踏車推到車棚裡。
裡面有一臺鳳凰牌的女士腳踏車,車棚最深處擺著一摞摞的蜂窩煤。
“回來了?”
母親曹桂蘭推門出來。
曹桂蘭和齊援朝同歲,她中等身材,由於長期在工會工作,臉上始終都帶著和煦的笑容,讓人心裡很暖。
見到齊傑車上綁著的被褥和衣服,曹桂蘭詫異的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不想在宿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