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靈氣充足的洞府,每個月還有大量的弟子常俸,平時也沒什麼事要做,只每年接幾個任務就好。
這比一些小山門的長老過得都舒坦,宗門也有大能會講道,內門弟子都可以聽,所以很多人在修煉上並不一定想要拜師。
畢竟修仙講究因果。不論做什麼,只要與人相處,就會產生因果。
比如說加入宗門,享受了宗門帶來的便捷,宗門有難自然是要承擔的。當然即便是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因果也不是很厲害,修行路上有些妨礙罷了。
師徒就不一樣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凡是拜了師就等於師徒二人產生了因果。那麼師父的因果會落到徒弟身上,同樣徒弟的因果也會落到師父身上。
所以才會有“清理門戶”、“大義滅親”之說。如果師徒雙方其中一人有了惡果,不斬斷關係就要一起承擔。
拜師收徒是你情我願的,但拜師就相當於一輩子都要和師門綁在一起了。而收徒又不看修煉等級。
能進內門的哪個不是天之驕子?何必非要去找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師父?畢竟他們未來自己也能修煉到那種程度的。
內門大比的獎勵也就那樣,這些弟子不缺東西的,基本上也懶得參加。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去別的秘境歷練歷練呢。
那內門弟子開啟摺扇搖了搖:“我們雲霄仙門有多少精彩絕豔的人物?宗門是如何變成這樣的龐然大物,還不是因為人多?”
“大家也都知道,像內門大比、外門大比這種盛會。其實說白了,就是給弟子展現自己的才華。也給那些大能物色弟子用的。”
“所以如果沒有大能表示要收徒,參與的弟子並不多。還有一些,就跟我一樣咯。”他撇撇嘴指著臺上的韓執事。
“我的情況呢,其實也沒什麼好瞞著大家的。這種事情在哪裡都有的,也不是什麼說不得的。我的叔父在雲霄仙門當執事,而且是一位元嬰大能。”
眾人心知肚明,看來這韓執事就是他的叔父了。也難怪他這樣的人,不需要參加內門大比。
其實內門弟子人數眾多,但他們也並非沒有身份。大多都有些沾親帶故的,既然有親戚照拂,何必再去找什麼師父?
像這幾位來湊熱鬧的內門弟子,都是些“仙二代”。比如剛才這位,韓執事平日就足以教導他修煉,只要他不是蠢材,修到元嬰綽綽有餘。
而等走到元嬰,更不用師父了。修仙歸根到底修的是自己的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無法完完全全去複製別人的道。
從這裡開始,也許修煉初期還能靠師父點撥教化,但一直如此終究是走不遠的。
正真能得大道的人,都是自己走的路。
“可是如今的內門,排名已經排到四百多位了呀。這難道說是其他人都不需要參加大比嗎?”
大家都很好奇,畢竟按這位師兄的說法,那內門大比其實也沒幾個人會參加了,可榜單上排行是有好幾頁的。
“話是這樣沒錯,但這其實是,但其實這400名裡面,有很大水分。”那位韓執事的侄子以扇遮掩得意翹起的嘴角,賣了個關子。
“你們知道排行榜首位是誰嗎?”
與他同來的幾人翻了個白眼,但知道他愛嘚瑟,也不反駁,而是給他搭腔。
“聽說是陳一凡師兄。”
韓執事的侄子點點頭:“沒錯,確實是程一凡師兄。只是你們可曾想過,陳一凡師兄早已是成為了掌門弟子!而且他的修為,聽說已經達到了化神期。”
“化神期那豈不是就跟掌門不相上下啦?”
“程師兄才堪堪化神初期,自然還差掌門許多,不過他的資質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內門大比是隻允許築基期弟子參加的。你們沒有想過陳一凡的名字,為什麼會位列第一嗎?”
“這……”眾人你看我,我看看你,“還請師兄賜教。”
“這還要從內門大比的形式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