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氣氛一時很是凝滯,大家都感覺到了認慫的尷尬,可能有些官員覺得這樣太過屈辱,其中一位官員做出一副忠心愛國的姿態諫言道:“皇上,雖然韓尚書私心過重,想要把他家的女兒送進宮,但是韓尚書的想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皇上的後嗣乃是國之根基,皇上大婚日子臨近,選秀一事也可以安排上日程了。”
唐潛看著下面頭鐵的文官,神色冷漠的說道:“朕的後宮就不勞你們費心了,你們這些肱骨之臣整日操心家國大事也是不容易,朕十分體恤你們,今日下朝就給你們一人賞賜兩個姑娘紅袖添香,你們不用太感激。”
唐潛看著下面一個個變了臉色,忍不住心頭冷笑,叫他們一個個手伸的太長,總是盯著後宮,那他不介意先把這些官員的後院攪亂。到時候官員們後院失火,也就沒有閒心再來操心他的後宮了!
正好還能在他們的身邊安插自己的眼線,到時候官員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看他們誰還敢作妖!
眼看著這事態發展的越來越離譜,百官不僅失去了主動權,還從今日起被皇上監管起來了,他們不由一致怒視那個頭鐵的官員,要不是還站在朝堂上,都要忍不住朝著那官員咆哮:要你媽的多管皇上後宮的閒事,皇上就應該直接把你給剁了餵狗。
被連累到這地步,簡直晦氣。
那頭鐵的官員一下朝就被所有人孤立了,這也算是證明了唐潛這一招十分有效,尖銳的戳到了各位官員的痛處。
倩兒自然也聽說了韓尚書利用韓月影在朝堂上借題發揮的事情,跟著宮中嬤嬤學習各種宮規儀態更加用心了,偶爾去蕭蕭那裡放鬆一下緩解心情,說一說學習宮規的辛苦。
蕭蕭卻也知道這是她必須要獨自走下去的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唐潛能為倩兒拒絕天下美色,一心只要倩兒。倩兒自然也要肩負起皇后的那一份擔當,不能讓人詬病,更不能讓唐潛的選擇被世人質疑。
謝蕭蕭只能心疼的勸倩兒:“要是覺得壓力大,就找我,我陪你說說話,逗你開心。”
倩兒嬉笑著說道:“這不就來找你了嗎?我要在文武百官面前端起皇后的架子,在你面前就不需要了。”
蕭蕭卻一眼就看出了她眼底的疲累,忍不住勸慰著說道:“熬過這一段時間就好了,現在所有人都盯著你,等著你出錯,你難免辛苦。”
倩兒卻心態很好的說道:“我現在每一步都走的艱難,辛苦是必然的,但是也說明了我是在走上坡路,我收穫的會是她們這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成就,所以即便辛苦些也是值得的!”
這倒是實話,所有人身邊都不會只有動聽的聲音,還會有無數刺耳的聲音。這些聲音讓人憂慮,甚至讓人自我懷疑,可是隻要你跑的夠快,那些聲音就會成為風聲,落在身後,失去影響力。
能有這樣的一番覺悟,倩兒果然是長大了。
大婚之日轉瞬即至,唐潛在大婚之日宣佈大赦天下,增開恩科,普天同慶。
唐潛正好也可以藉著增開恩科,選拔學子的機會培養自己的人馬,如今朝堂上多半都是先皇的人馬,唐潛自己用的並不趁手。
唯一的心腹謝青雲已經在他登基後的短短半年之中升職三次,朝中不少官員都提出了反對,可是唐潛這個殺伐決斷的將軍帝王,對待自己身邊的人,簡直就是當眼珠子一般的護著,謝青雲如今已經成了吏部侍郎,成為了唐潛手中一把鋒利的刀,在監管百官和提拔官員這些事情上,對唐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潛給江慶棠在內城置辦了一套大院子,讓倩兒直接從內城風光出嫁。
大婚這一日,朝中百官參加大婚儀式。
唐潛在宮中忙著各種儀制,先派遣官員告祭於天地、太廟、奉先殿,與此同時,太和殿前的典禮佈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唐潛向親臨太和殿閱視金冊金寶的太上皇行過禮後,命使節持金節奉迎皇后,等候皇后的到來。
錦衣衛和禮部官員登門迎皇后進宮,有禮部官員為皇后主持冊立禮,皇后父親跪聽正使傳制,行三跪九叩禮。皇后聽授冊文寶文,吉時一到,皇后升輿,準備入宮。
從此後,江倩不僅僅是江家的小姑娘,更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從此再也出不了皇宮,一生都將生活在那紅牆碧瓦的皇宮中。
鳳輿一路從大清門進了宮,這皇后從大清門入宮算是唐潛對倩兒的承諾,從大清門被抬進宮的皇后不可輕易廢黜。
婚事在坤寧宮中舉辦,倩兒一路被抬進了坤寧宮中,整個坤寧宮佈置的喜氣盈門。
迎門的大紅曲尺屏風上金色雙喜字,取開門見喜之意;喜床上鋪墊幔帳都要更換為大紅龍鳳雙喜字樣式;室內陳設的傢俱,也俱為龍鳳雙喜紋飾。
房內牆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西門裡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