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勳就算了,修渠乃首事這是咱身為儀同這是咱應該做的事。”
樊偉面不改色的說。
“此渠有欽差大人蒞臨樊偉實乃三生有幸明日咱給大人找些護衛專程護送連年兵荒匪患賊多。”
宇文憲笑著說道。
“那倒不必咱的功夫雖不及大總宰和楊刺史憑一些小蟊賊還是撼動不了咱嘞。”
第二天一早在去大洪山的路上旗帆招展欽差大臣的車馬隊伍早早的便啟程車只有一前一後兩輛宇文憲鄭重其事的穿上黃馬褂披著一件白狐裘項王槍橫跨在車沿緊隨其後的是侯龍恩和魯奔共乘的一輛車。
其他隨行人員皇家警衛隊龐晃楊堅騎著馬不緊不慢的踱步跟在後面。
日漸正午由車馬組成的隊伍爬上了一道山脊忙前跑後的領隊樊偉突然喊了一聲。
“到了。”
陸續登上山脊的人面對山下的景象都不由的讚歎只見那河旭的春光下一望無際的菜田金黃一片絢麗無比尤其是長期生活在北方的人哪裡見過這般的景緻欽差大臣被此景吸引的下了車驚奇的問道。
“這是啥花?”
“油菜花嘞。”
樊偉趕忙回道。
“大人這一大片菜花地就是咱兵府的屯田去年梅雨季節山洪爆發轉眼間四處就成了白茫茫一片水鄉澤國到秋天水褪咱立馬翻地才強種了這劑油菜。”
一名北方的警衛隊員不解的問道。
“種這麼多菜花有個屁用嘞。”
“用處可大了。”
樊偉說。
“再過倆月菜花變菜籽一炸就是吃的菜油嘞這片油菜地不僅夠府兵一年吃的油還要拿出一部分菜籽換糧食解決今年景黃不接的糧食問題。”
坐車的幾名京都大員有坐車改為騎馬邊賞景象邊跟樊偉來到大洪山的豁口處都被一個新砌的高數十丈的石碑擋住了去路樊偉在馬上對宇文憲道。
“欽差大人若要真正瞭解這項工程的面貌可要騎馬登高了。”
“沒問題咱正好還想再觀觀景。”
宇文憲年紀輕輕身手敏捷的從馬上一躍而下說。
“百十里路都走了這幾步算啥嘞。”
年歲最大的樊偉走在最前頭他最瞭解攀登的路徑眾人沿著石路登到壩頂的時候再次為眼前的景象徹底震撼朝裡看環有兩面青山包圍著一道悠長的峽谷谷口被腳下的這道石碑所鑄。
樊偉指著兩三之間的豁口處說。
“每年梅雨季節來臨洶湧的山洪就是從此毫無遮攔的衝下山有了這座大壩和水渠洪災就完全不一樣了大壩內的水庫水滿了可以開閘洩洪洪水便順著明渠流向百里之外的深淵大海不至於淹沒民房和屯田了,如果遇上乾旱也可以開閘灌田這樣咱們的屯田就可以旱澇保收,如果把每天吃不完的糧食全部賣掉花的這30萬吊錢用不了幾年就可以照單收回,再把多餘的糧食儲存起來等長江對岸一帶若再遇齊陳兩國來犯北來馳援的軍隊就可以不運糧草快速抵達供禁軍使用嘞。”
宇文憲讚許道。
“好,這項工程做的真好,方可一勞永逸。”
樊偉說著轉過身來面對一片金黃的菜花地只見期間一條寬約數仗的石渠威儀而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