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似乎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了。
“民政署第二負責人是誰?”蕭山的聲音打破了沉寂。
一個人猛地抬起頭來,慌忙的站起來,說道:“是,是,是我。”
“給你六個月時間,將8000萬大西北居民內遷到國家腹地,能不能做到?”蕭山語氣依舊嚴厲。
現在的場面似乎倒過來了。
一個年紀最多二十來歲的小夥子,竟然像個老師一樣,嚴厲的向一個頭發都有些花白的長者提問。
而長者竟然畏畏縮縮的,不敢回答。
“這個,這個……也許……可以做到吧。”這個長者擦擦頭上的汗水,一副心虛的樣子。
“怎麼做到?”蕭山追問道。
老者更加慌了,支支吾吾的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你的職務撤銷,等候新任負責人的安排。”蕭山擺擺手,警衛再次出現,將這個長者也請出了會議室。
會場再次騷動起來。
蕭山深吸一口氣,說道:“我想起了一位偉人說的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全民總動員令不是井井有條,不是循規蹈矩,而是一種最高階別的緊急狀態。一切都要簡單高效,一針見血。民政署第三負責人是誰?”
“方俊友向總指揮部報道。”一個不到五十歲的壯年男人站了起來。
“六個月時間,內遷8000萬的大西北居民,能不能做到?”蕭山重複了一遍。
“不考慮手段,不考慮資金,不考慮舒適度,不考慮後果,能!”方俊友說的很簡單,很簡潔,但是聽得出來,他剛才是認真思考過的。
“不能引發騷動,這是底線。”蕭山說道。
“給我充足的人事任命權,”方俊友依舊說的很簡潔,“能。”
蕭山這才滿意的點點頭,終於遇到了第一個正確答案,不過,他還是要仔細的詢問,以免有人說大話:“具體說說看,如何做到。”
“前三個月,正常手段宣傳加財物、工作和高待遇吸引,以及政策攻心,可以吸引一半的人員內遷。後三個月,施加政策壓力,撤離各項國家機構,關停生活設施,逼退3000多萬的人員內遷。”
“還有一千萬呢?”孫三強忍不住問道。
方俊友沉靜的說道:“沒有一千萬,大約還有五六百萬的頑固人群,這群人主要有貪戀故土的老人、無固定工作人員、流浪人員和目的不純的人員。內遷這群人的手段不方便透露。”
“不過,最後還有十來萬的頑固分子可能不會內遷,這群人要麼採用強制手段,要麼放棄。”方俊友分析的很到位。
指揮部的幾個人都微微點頭,看得出來,這個方俊友是經過認真思考的。
而且對民政事務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蕭山轉頭看向方俊友:“說出你的手段,在全民總動員指揮部裡,任何想法都不為過。任何驚世駭俗的想法,與人類八十億生命相比,都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