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招工的情況怎麼樣了?”蕭山問道。
方俊友回過神來,說道:“蕭顧問,海外招工進展順利。,我們給出的待遇很高,當地年輕人爭相報名。我們聯絡了民航航班,調派了大量的航班爭取將這些工人在一個月內運輸回國內。”
“還要加快速度,不過最好讓各國的人數均衡一點。我們預計給全世界每個國家1001000萬的避難指標。招聘的人數最好不要超過上限。”蕭山說道。
雖然蕭山被降職了,但是大家依舊把蕭山當做了主要負責人對待。
蕭山轉向生活小組組長周建業:“後勤保障有沒有問題?”
周建業說道:“我們有足夠全國居民半年的糧食儲備,加上今年搶種搶收的預估糧食產量,可以滿足全國人民十八個月的需求。而且,我們現在正在進行一項最關鍵的技術研究,一旦成功,將可以完全滿足自給自足的需求。”
蕭山眼睛一亮:“你說的是人工合成糧食的研究?”
周建業指著身邊的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說道:“這是剛剛進入生活小組的副組長馬玉和。在五年前,我們就成功的在實驗室合成了糧食。但是從實驗室進入量產,我們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一直進展緩慢。現在馬副組長給我們下了軍令狀,一定會在半年內將這項成果轉化為可以實際應用的成果。”
馬延和站起來說道:“各位領導,我是馬玉和,也是人工合成糧食團隊中的一員。”
孫三強微笑著擺擺手:“坐下,在全民總動員指揮部,沒有職務的高低,沒有虛假客套的廢話,自在點,說說你們的進度和想法吧。”
馬延和自嘲的笑笑,他坐下來說道:“這裡的會議,確實新鮮。沒有任何的約束,那我也不客氣了。一般的科研研究轉化為生產線,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工作。我們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轉化。但是因為糧食本身產量豐富,需求沒有那麼迫切。同時也是很多農民的主要收入。一旦真正實現工廠化的生產的話,會對我們的農業產生巨大的衝擊。”
“所以,對於工業化的規模生產,國家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我們的研究進度也就並不迅速。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這項研究轉化為生產線的意義重大。我們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把握,給我們六個月的時間,我們絕對能完成大規模的量化生產。”
孫三強總指揮一拍桌子:“太好了。我們真的可以向老天要糧食了,大家的基本口糧就得到了保證。你現在要什麼,我們會全力支援你。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過,錢好像沒什麼用處了。”
“哈哈哈……”會場響起了一陣笑聲。
沖淡了會場的緊張氣氛。
3月3日。
蕭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他匆匆的批衣起床,開啟門,竟然是華頂天大校。
“有情況?”
華頂天顯得很興奮:“有情況,而且是大情況。”
他一把拽住蕭山的手就往外走,蕭山只有一邊走一邊提鞋,匆匆的跟上華頂天的步伐。
來到軍事小組,華頂天一把拉住分管外交的副指揮卓雲堅的手說道:“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