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相信我?”
“我說了,沒有理由不相信你,親愛的警官。”
無相者從牆上飛下來,清點兩人的最終資産:裴溪竹的箱子有20塊金磚,而葉枝0塊。
無相者520號宣佈:“本回合裴溪竹獲勝,請先手選擇第一回合的攻守方。”
“攻方。”
給出答案後,裴溪竹斜眼看來,嘴角勾著曖昧不清的笑意。
對局可以輸,氣勢不能輸。
葉枝揚起下巴:“來,讓我看看你還有什麼計謀。”
……
不對,對局也不能輸!她賣身就算了,祝扶桑可不能賣!
裴溪竹翹起二郎腿,摘下翡翠手鐲,漫不經心地把玩。
如此悠然自得的模樣,已然打響了心理戰的第一槍。
葉枝作為上半場的攻方,無暇顧及其它,在心裡勾勒首輪的禁忌填寫。
正式賽,第一回合。
如果在現實世界,這會是純粹的智鬥博弈遊戲,在這個充滿欺詐的俱樂部裡卻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有未知的異能。
博弈疊加上資訊差,心理戰加上異能,雙重的欺詐手段,讓每個對決難上加難。
第一個難點是,不知道對方的超能力。
第二個難點是,就算知道了對方的超能力,也不知道異能的限制條件,不一定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如此一來,無法針對異能來設定禁忌,那麼每條禁忌都有可能無效,或反而意外有效。
快速回味前兩次對決,葉枝心裡隱隱有一個猜測。
對決是否跟雙方的異能有關?
有沒有可能,裴溪竹的異能是讀心術?這樣就能知道哪條禁忌是假的。
契約上有寫,無相者作為絕對中立的存在,安排的一切都絕對公平。
那麼,這局和自己那個破異能有什麼關系?
裴溪竹仍坐在沙發上,管無相者要了杯咖啡,一口口抿得怡然自得。
首先,每次轉移金塊的數量沒有限制,所以一旦有轉移的機會,雙方都會直接轉移二十塊金塊。
結算前的最後一輪是最重要的,這點她們一定都心知肚明。
為了守好最後這第四輪,第四輪必須要設定“真禁忌”,以限制對方轉移金塊。
所以,前三輪的用處不是守護金塊,而是誘導對方觸犯兩次禁忌!
規則庫內,一共有三條真正有效的禁忌。
假設她們都在第四輪用掉一個“真禁忌”,前三局內必定會有一輪全是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