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正常來說,填報志願都是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的幾天,才開通填報志願的通道。
不過,今年高考首次改革,第一次實行成績公佈出來再填志願。
因此高考成績一出來,填志願通道就開通了,填報時間三天,三天內可以修改志願。
在葉林這屆之前,龍國高考填報志願都是在高考成績出來前就填報。
這種填報志願方式不確定因素很多,導致很多學生錄取結果不理想。
比如平時考500分的學生,高考超常發揮考了550分。
卻因為不知道高考分數,填報了錄取分數500的學校,等分數出來之後才發現自己填報志願的學校分數低了。
又比如平時考500分的同學,高考發揮失常,只考了450分,結果他填報的學校錄取分數線500分,導致錄取不上。
這種填報方式弊端太多,因此今年高考改革,考試統一使用答題卡進行答題。
填報志願的方式也改變,教育部要求填志願必須成績出來之後才能填。
高考成績還沒出來之前,很多高校都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公示出本校今年錄取分數線,方便學生們填志願時進行參考。
清遠中學的老師們把這些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抄錄下來,按照分數高低排列,列印成冊,方便學生們填報志願時候查閱。
雖然各個高校錄取分數線,但是不一定分數達到錄取分數線你填志願人家高校就收,是要看情況的。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專業只收50名學生,填報該志願的學生卻有100名,那麼該專業就會按照成績高低錄取,這樣就會有50個同學被刷掉。
被刷的同學,如果服從調劑,那麼還有機會就讀該學校,不服從就被刷掉了。
被刷掉不代表就沒大學讀了,因為填報志願有三次機會。
第一次填志願可以填報六所大學。
填報第一志願很關鍵,因為會卡檔案。
只有被第一志願刷掉,檔案才會流入後面的大學。
因此,填志願的這六所大學一定是按照錄取分數線由高到低填報。
而且還不能亂填,基本要填穩上的大學。
不能說那個學校錄取分數線500分,考了501分就填這個學校。
因為你的檔案會卡在第一志願那裡,而別人的第一志願填的學校是你的第二志願。
這就可能導致你檔案被第一志願學校卡住,等放出來的時候,第二志願已經錄滿了。
清遠中學的學生在老師的建議下,第一志願填的學校都是穩上的大學,分數最低高出該校錄取分數線10到20分。
畢竟是第一次這樣填報志願,龍國很多學校的學生都不會冒險的,穩紮穩打。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不聽老師的話,冒險填報,只高出錄取分數線5分,甚至踩著錄取分數線填。
清遠中學計算機室內,很多同學思考的焦頭爛額,他們不知道填哪個學校好。
葉林和蘭呦呦則不需要考慮這麼多。
志願可填六所大學,他們兩個就只填了一所。
那就是清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
他們壓根就不考慮錄不錄得上,全國高考狀元、榜眼,這要是錄取不上那就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