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184 還是天子會玩

餘乾訝異道,“這麼說的話,這張宰相是個為民做事的好官啊。”

“為民這點倒是真的。”顧清遠難得的認同說道,“這位宰相是罕有的貧苦出身,早年間探花出身,被當時的宰相榜下捉婿。

從此,靠著岳父的蔭庇加上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位極人臣。出身微末,自然曉的民間疾苦。

十年前青州大旱,他親臨青州,陪當地的百姓硬生生的一起扛了下來,這才不至於引起民亂。

走時,萬民相送。

聽說回來的時候瘦了三十斤,黑的家人都認不出來。

七年前,綿州境內的滄江決堤,水淹一十三縣,也是這位宰相親臨,在那硬是待了半年之久。

後來回來的時候,帶了一把萬民傘回來。

這樣的事蹟對這位宰相來說只多不少,所以聲望就是這麼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慢慢的就形成了宰相集團,所作所為多站在百姓立場出發。”

顧清遠的一段描述聽的餘乾有些怔住,他確實沒想到這張廷渝的集團竟是正能量的代表。

大齊有這樣做實事的宰相只能說是幸運,也難怪近些年太安城和周邊的州郡情況大為好轉。

“顧老對著宰相評價頗高啊。”餘乾笑道。

“自然,老夫欣賞的官員不多,這張廷渝勉強算一個。”顧清遠點著頭。

“那這沁園案可得好好查查,不能讓這麼好的官員們心寒。”餘乾點著頭。

顧清遠轉頭看著餘乾,“很多事情你不能看錶象。”

“嗯?”餘乾愣了一下,小聲問道,“顧老的意思是這張宰相所作所為都是假的?”

顧清遠搖著頭,“這倒不是,這張廷渝的能力是有的,做事也是真的,毋庸置疑。但是卻不妨礙他奢靡,嬌妻美妾,豪華官邸,包括他兒子聲色犬馬,也都是真的。

這些點沒少讓御史臺的人上參,但都被陛下打了回去。”

餘乾有些恍然,看來這李洵用人倒也厲害,用能人,重能不重行。確實,像張廷渝這種有能力的人對現在的大齊朝廷絕對是利大於弊。

“可是,這宰相都帶頭如此,陛下不管,會不會引起別的官員爭相效仿?”餘乾好奇的問了一句。

“你以為這些當官的傻啊,我告訴你,他們一個比一個精明。張廷渝這是特例,誰敢效仿?

別的不說,單就咱大理寺就夠這種官員好受的。”顧清遠毫不客氣的回了一句,繼而道。

“老夫這些年閒暇之時也沒少和別的官員閒聊,不少人都說這張廷渝之所以生活腐敗,就是純粹的自汙。

為了減少陛下的猜忌,畢竟一個官員太過於完美本就是最愚蠢的路子。說他這是親手送把柄給陛下,讓陛下放心。

要我說,這些當官的就是心眼多,事實如何誰又知道,我估計也就他張廷渝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

餘乾點頭稱是。他對頂尖官場的深度,尤其是這封建時代的,確實不算很瞭解。也志不在此,沒什麼興趣。

但是對人性還是有幾分把握的,顧清遠的三言兩語之下,這位有些發福的宰相的人格輪廓就大致的出現在了餘乾的第一印象裡。

隨著馬車陸陸續續前來,場面愈發熱鬧起來,這些晚到的大佬三五成群的聊著天,甚至平日裡那些在朝廷上針鋒相對的政敵現在亦是談笑風生。

“看見沒,那位就是大學士魏欽黎,國子監出來的,後來入了翰林。當時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這魏欽黎便是東宮太傅,後來陛下登大典,就順利成為當朝大學士。”

顧清遠指著一輛淡黑色馬車說著,車上走下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身子倒也清瘦,看不清長相,瞅著頗有文人氣度風骨。

餘乾看著這位當朝大學士,得把人認住了。

出身國子監,又在翰林待過,又跟了天子這麼多年,簡直就是金閃閃的履歷。

“顧老,那陸中書不也是出身翰林嘛,為什麼不跟魏大學士,反而去宰相那邊?”餘乾問了一句。

“官員的區分無非就是政見理念的區分,這種情況到處都是。”顧清遠隨口解釋了一句。

“對了,顧老,怎麼不見宗族的人來?”餘乾繼續問著,他還想順道認識認識那位聲名在外的秦王。

顧清遠瞥了眼餘乾,“宗族不從這邊進,摘星樓後頭也有條路,宗族人士都是跟陛下直接進去的。”

餘乾和顧清遠就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