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口沒人口,要資源沒資源,要交通沒交通,甭管怎麼看都是怎麼窮……
王圖過去三年來,使出了渾身法術,僅有的那點人脈被他用到了極限,最終才拉倒了十來家企業落戶,最終讓這窮地方的經濟稍微的發展了起來。
儘管經濟總量依舊無法和那些經濟上好的縣相提並論,甚至連珠三角那邊的一個村子都不如……但這已經頗為不易,至少經濟增速的資料非常高,過去三年裡每年都是翻倍增長。
靠著這一點,嗯,再加上他的億點點人脈關係,最終得以晉升,先是被調往廣州那邊進入省巡撫衙門當了個從五品的閒職過渡了幾個月,隨後被派往河源州擔任知州一職,正五品。
雖然官從正六品的縣令變成了正五品,不過王圖依舊不敢放鬆。
因為如果說和平是整個廣東里最窮的幾個縣之一,那麼河源州就是整個廣東里最窮的州府,沒有之一!
順帶一提,承順二十五年的時候,原本嫡屬於惠州府所轄的河源州被改為省隸州,雖然行政級別還是正五品,不過依舊是廣東的十幾個州府之一。
最近這些年來,大楚帝國內部其實一直都在對各地的行政轄區進行調整,主要是根據區域,經濟等方面的因素。
由此出現了不少的新州府,有些是府隸州,而有些則是省隸州,還有的州被升級為府。
河源州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被設立,隨後又被改為省隸州的。
改為省隸州的原因也簡單,這破地方太窮,而直接嫡屬於惠州府的時候,惠州府的一票官員們主要是注重沿海地區以及東江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對粵北山區一片不太上心。
而惠州府本身的經濟其實也不咋地,無法和廣州府這種超級大府相提並論,因此也光靠自身也很難為窮鄉僻壤的河源州提供多少的支援。
為了發展落後地區的經濟,為了更好的支援扶持偏僻山區的發展,當然了也少不了布政使程永峰的推動。
程永峰透過增設州,並把部分府轄州改為省轄州,再推動部分知府的人員變動,最終掌控大局。
這往大了說,關乎到程永峰和巡撫唐天貴之間的權力競爭。
而這,也是王圖能夠晉升為河源州知州的緣故。
因為王圖是程永峰派系的人,而惠州府知府是唐天貴派系的核心干將,程永峰一手推動河源州改省轄,就是為了掌控更多的許可權。
這一個州,一個府逐漸爭奪下來,程永峰在廣東的布政使生涯才算是慢慢展開,要不然說話都沒人聽。
對此,巡撫唐天貴也是從一開始的強勢,再到逐步退讓,最終把自己的角色從以往的布政使變成了真正的巡撫。
大楚帝國的巡撫,是掌管一方大權的封疆大史,負責的是整個省份的戰略發展,發展經濟民生只是地方諸多事務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以前剛上任巡撫的唐天貴顯然是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雖然當了巡撫,但是乾的依舊是布政使的活。
結果頭一年裡,不僅僅和布政使程永峰鬥來鬥去,其他諸多方便的事務也是落下了,為此捱了好幾次參務院大老們的訓示。
去年年初進京述職的時候,羅志學對他也是沒有什麼好臉色。
如此一來,唐天貴才是徹底醒悟過來,開始在經濟民生事務上讓步,讓程永峰自己頂上去,自己則是退居幕後掌控大局。
程永峰也是見好就收,畢竟他只是一個布政使而已,二把手哪怕是有上級的支援,也很難真正動搖一把手的地位……而且一旦搞的太過分,上頭大機率是會換一個布政使,而不是換一個從二品的巡撫。
尤其是廣東巡撫這種重要官員。
雖然雙方大老各自退讓,動盪了一年多的廣東巡撫風波,才算是逐漸平息了下來。
王圖也是趁著這一波良好的外部環境,加上程永峰的大力支援,這才得以晉升河源州知州。
如今,他面臨的是一個窮到不能再窮的河源州了。
沒辦法,只能是和以往一樣,不要臉到處找關係拉投資,不僅僅是找新投資,而且還他積極聯絡了老相識,之前就在和平投資腐竹加工以及茶葉加工的宋阿林。
宋阿林最近兩三年生意越做越大,各種副食品加工廠都新建了六家之多,而且去年還在廣州東莞那邊投資建設了一個大規模的水果罐頭廠。
罐頭算是當代食品加工行業裡一個龍頭產業了,產值極大。
各種各樣的罐頭不僅僅進入了軍功供應體系裡,而且還廣泛進入了民間市場,肉罐頭以及水果罐頭還有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罐頭琳琅滿目。
作為一個主打食品加工產業的商人,宋阿林自然也是早早涉足罐頭產業,主要搞各種各樣的水果罐頭。
同時其他食品加工產業也不少。
王圖找到宋阿林,就是想要搞一個真正的大規模茶葉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