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八十一章 楚葡里斯本條約

不過哪怕是蘇州級戰列艦這種進入退役序列的老傢伙,在海外依舊威懾力十足,四千多噸的身板放在那裡,歐洲人誰看了都得怕。

更別說個頭更大,足足六千多噸的貴陽號了。

作為歐洲遠征艦隊旗艦的貴陽號,遠征軍司令,帝國男爵,劉永新海軍中將就把自己的司令部設立在這裡。

此時的貴陽號內的大型會議室裡,劉永新海軍中將等一票遠征軍的高階將領們齊聚一堂,正在商議著後續的戰事安排。

劉永新海軍中將,作為歐洲遠征軍司令部督辦,同時也是大楚帝國海軍歐洲遠征艦隊司令,自然是高居上位。

歐洲遠征軍司令部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作戰指揮機構,他不僅僅有陸海軍近衛軍、西洋貿易公司,而且還有禮教部藩務司派來的一名負責歐洲藩務的副司長擔任督辦,其許可權非常大,擁有宣戰、談判、簽署條約、指揮作戰等一系列權力……換句話說,但凡歐洲那邊的事務,甭管是軍務還是藩務,暫時都歸屬這個遠征軍司令部管轄。

有點類似歐洲總督府的意思。

所以劉永新海軍的頭銜,也不是什麼歐洲遠征軍司令,而是總督……全稱為:“奉旨督辦歐洲軍、政、藩等事務”。

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頭銜,也就是歐洲距離本土實在太遠,為了讓前線的文武官員們能夠有充足的權力進行臨時決斷,這才特地搞出來的一個特殊頭銜。

這種情況在之前的南洋,印度,非洲,美洲都出現過,用總督或督辦,司令官等名頭,不過名頭不一樣,但是許可權基本都差不多,

而這種特殊的集文武權力於一身的職務,都是臨時性的,戰後就會被撤銷,然後帝國會設立正式的巡撫,守備司令部等正式機構,派遣文官巡撫,武將守備。

而海軍歐洲遠征艦隊,陸軍歐洲遠征軍,近衛軍歐洲遠征軍,這些才是常規意義上的兵種指揮機構。

在劉永新海軍中將的對面,則是歐洲遠征軍協辦,大楚帝國陸軍第二十七軍,也就是大楚帝國陸軍歐洲遠征軍軍長博建安陸軍中將……這人是去年的時候,本土直接調派過來的高階將領,全權指揮歐洲遠征軍裡的所有陸軍部隊,同時包括近衛軍。

海外作戰的時候,近衛軍雖然事實上是獨立作戰,但是為了安全以及方便,基本都會編入到更高一級的陸軍編制中,所以博建安中將對奔赴歐洲作戰的近衛軍,也有指揮權。

當然,準備到歐洲參戰的一個大編制混成營規模的近衛軍現在還在南非那邊呢,估計要過幾個月才能乘船抵達。

除了這兩個中將大佬外,列席會議的還有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軍協辦,禮教部藩務司副司長戴宇,這人長得斯斯文文,年不過四十。

看著年輕,但是卻是禮教部裡的政壇超級新星……承順二十三年會試狀元入仕,初入值翰林院秘書處,後下基層不用幾年就飆升到正四品巡撫,隨後調入京畿任職工商部某處處長,隨後又調任禮教部科舉司東南處處長,負責監督、組織東南各省鄉試……這位置可是清貴且權大,換成前明那會,那就是總管東南各省的超級大學正。

去年年初開始調任禮教部藩務司副司長……這位置只是用來過渡的,恐怕不用多久就能更進一步成為正三品。

三十幾歲就成為從三品副司長,誰看了都知道這人前途遠大。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歐洲這邊的戰事初步平定,局勢委託後,大楚帝國在這裡肯定要設立一個歐洲巡撫處理殖民地事務以及藩務的。

而根據帝國官場的一些潛規則,前途有望的官員調往海外苦地方任職,那麼晉升就要更快一些,並且可以越級晉升。

這樣一看,那麼未來的歐洲巡撫一職,基本上就是為這個政壇超新星越級晉升而打造的。

要不然,帝國高層為啥不派個品級適當的人過來,而是非要派個只有從三品的人過來任職啊。

看著這個四十歲都還不到,卻已經半隻腳邁進了帝國高官行列,用不了幾年就要成為侍郎,本土巡撫這種級別的高官,未來更是能衝擊真正的閣臣之位,哪怕是劉永新海軍中將、博建安陸軍中將這兩個軍方大佬,都忍不住羨慕!

他們兩個人雖然軍銜都挺高的,但是年紀也都大了,劉永新五十幾了,博建安更是六十多了,在仕途上基本沒啥奔頭了,打完這一仗,博建安就得退出現役!

他之所以能夠撈到陸軍歐洲遠征軍司令,第二十七軍軍長的位置,那就是軍方的大佬們給他安排的退休禮物……

而劉永新雖然年紀小一些,但是基本也沒指望了,五十八歲的他幹完這一仗,回過頭也得回本土擔任閒職,好給後來者讓位。

同樣的征服歐洲之戰,對於文官戴宇而言,這是進身之階,屬於彎道超車,直通內閣的快車道。

但是對於兩個將領而言,這卻是他們的謝幕之戰。

打完這一仗,就得回本土養老帶娃!

如果不是為了給他們一個體面的謝幕之戰,軍方高層還不會讓他們來呢。

要說能力才華,軍長勝過他們的將領一抓一堆,憑啥是他們啊。

但是吧,好歹都是中將,甭管其他方面如何,這臨近退役了,該給的體面還是要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