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太陽系篇 第2章 初窺木星

用過晚餐,我們在宿舍的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都在期待著明天的任務能否被選中成為登入木衛二的第一批探險者。

我靜靜的透過床邊的窗戶緊盯著這顆白色的星球,透過木星反射的太陽光,這顆安靜的星球默默的自轉著。

技術報告分析木衛二的中間可能存在液體物質,其外殼和核心分別以不同速度自轉著。

中間層由於受到木星引力的牽扯處於液體狀態,那邊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自從格利澤人出現後,地外生命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對於地外生命的發現雖然沒有以前那麼興奮,但是渴望新事物的興奮感永遠存在於地球人的內心深處。

默默地,看著這顆白色的星球,我漸漸睡著了。

“滴滴滴!!!“尖銳的警報聲叫醒了我們,緊急會議!

我們幾個人馬上從床上蹦了起來,我掃了一眼窗外,我的天,眼前這是什麼怪物,溝壑縱橫,表面高低不平,我們來到了木衛二不到1萬米的地方。

我甚至可以看到噴射氣流衝著我迎面而來,在很近的地方跌落回去。

來不及多想,我們幾個人迅速來到了土星艦的作戰會議室。

安其拉站在會議室中間的地圖前方,對全體成員做登陸部署。

“從目前發現的資訊資料來看,木衛二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平靜,我們準備登陸的北極地區雖然有噴射氣流,可以清晰的看到巨型噴射口,但是噴射口處於24小時不停噴射狀態。”安其拉說道。

“噴射口又不怕,我們的防護不都是一等一的水平了嘛。”我心裡想道。

“噴出的冰柱馬上結冰猶如子彈一般落向地面,由於北極溫度低於300度,因此整個登陸的難度極高,能量損耗極大。”安其拉說道:“除噴射口外,整個北極地點還充滿了齒列冰錐。”

地理學上齒列冰錐是由成片尖刺狀冰組成的陣列,由冰經歷昇華,亦即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後形成。

地球上的“齒列冰錐”分佈在寒冷乾燥的地區,首例觀測記錄當歸於查爾斯·達爾文名下。

1830年代,達爾文在觀測記錄中提到了安第斯山脈的“齒列冰錐”,但他當時錯認它們為風蝕的產物,說白了就是一座座如山峰般尖銳的高山。

但是眼前的木衛二的這些高山之間根本沒有路,只有一個個大大小小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24小時噴射冰狀物質的噴射口,同時不停落向地面的冰粒子彈。

負300攝氏度的低溫以及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風速,冰錐隨時都存在被風颳斷掉落的情形,登陸車沒法直接登陸。

而人體穿戴的變形裝置能量僅僅能維持36小時,即使能落地,但是也無法穿過不停歇噴射口。

“木衛二兩級的地質活動過於劇烈,從噴射洞口進入是不現實了,在這裡的冰錐交界處打洞無疑是選擇在最危險的冰面進行操作,極為不科學,加上冰面底部算式分析結果也是活動非常劇烈。經過技術總監評估,我建議放棄北極登陸計劃,改為尋找中部平原地帶低窪地開鑿冰面進去木衛二內部!”安其拉艦長直接命令道。

聽到艦長的命令,底下人一陣議論紛紛。

因為我知道,出發前,大本營是反對冰面開鑿計劃的,因為害怕引起星體的地質變化。

你想想一個光滑的氣球,你用針戳個洞試試,會產生爆炸連鎖反應,有可能會引爆整個星球。

可是目前安其拉的態度非常堅決,就是打算不白來一趟,作為一個地球人的艦長,她非常渴望獲得更高的榮譽和爵位,因此堅決要採用冒險的方式進行。

說實話,一個木衛二的爆炸,在2091年的今天,對於已經實現宇宙大跳躍的人類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關鍵是星球爆炸,咱們這一船人的小命,最起碼登陸人員的小命,就有可能送在這裡。

另外引發爆炸失敗而歸,將來史書會怎麼記載?李殘月率領木衛二探險艦隊,探索新行星引發爆炸星毀人亡。。。

“不妥不妥,極為不妥。”我心裡想道。

可惜啊,哈哈,我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兵。

這時候技術總監格利澤人戶爵馬爾多出來支援安其拉艦長了:“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先遣隊進行登陸,這支先遣隊擔負了創造歷史的使命,在木衛二上鑿洞探索衛星內部。”

“說得真的冠冕堂皇啊。”我內心想道:“看來做領導是會傳染人的,格利澤人在地球呆久了,也學會了官場那一套。”

馬爾多繼續喃喃說道:“目前的情況是,宇宙大穿越是勢在必行,宇宙中無數的星球等著我們去穿越,一個木星的小衛星在宇宙中根本無足輕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是技術,是真相,是能量,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