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翰為什麼只投二百萬佔百分之十,哪怕不還價投六百萬拿百分之三十不香嗎。
其實在咖啡廳等小馬哥的時候,李明翰就想好了。
自己和那些中一等獎、特等獎的不一樣,他們連哪一天哪隻股票,幾點幾分漲了多少,都記得一清二楚。
李明翰對於前世自己沒有參與過的事,就只能記得個大概。
比如騰訊經過幾輪投資、不知道,哪一年上市、不清楚,上市價格多少,最高市值多少,一律不清楚。
但小馬哥當過首富,騰訊股票漲幅大,肯定超過幾百塊一股,這個他知道。
記得李半城的小小子,投過一百萬美金,一年左右掙了十幾倍。
南非一個公司,投了騰訊是大股東,最關鍵的是,據說這家南非公司背後最大的股東是宇宙行。
到底是什麼具體情況,前世李明翰都不清楚。但李明翰覺得,騰訊最後之所以能發展成那樣,這背後一定有很大的助力,不僅僅是資金那麼簡單的。
自己先上船,在儘量不影響時間軸的情況下,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別說二百萬了,現在李明翰身上的卡里,二千萬都掏的出來。投百分之九十,讓Pony他們給你打工,把騰訊做成前世那樣?吃屎去吧!
話說自己還留著後手呢,自己技術上是白菜,可對未來的見識不說遠,十年內、全世界在李主任面前都是垃圾。
小馬哥不是號稱什麼最好的產品經理嗎,看看能不能先收個徒弟。用不了多久,爭取就讓他和伊喜、強子一樣成為自己的擁躉。
“謝謝李先生對我們的認可,您的這筆投資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曾李青不愧是負責銷售的,第一個反應過來。
小馬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謝謝李先生,騰訊不會讓您失望的。”
心道:不是說做業務的沒有實價的嗎,這個李主任不按常規出牌啊。看這個樣子,他不是一般的看好騰訊,連一毛錢的價格都沒還。
卡座裡其餘的四個人也紛紛站了起來,互相的握手道賀,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真摯的笑容。
五位就在咖啡廳點了些簡易的套餐,飯後接下來陳一丹和曾李青回公司去聯絡準備合同,小馬哥和張治東陪著李明翰坐著再聊一會。
小馬預計中的還價,對於李明翰來說有意義嗎?少個十萬二十萬的,看似精明、實際毛作用沒有。李主任連那百分之二十左右唾手可得的股份,都能忍著暫時放棄,會在這幾個小錢上下功夫?
一毛錢的價格不還,就是為了在創始人心裡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個投資人大方、豪爽、眼光長遠、不斤斤計較。
他們不知道騰訊以後的價值,李主任可是一清二楚的。多花了這點小錢,就能鋪墊好以後大家合作的關係,這個賬李明翰算的清楚著呢。
李主任給李翰明打了個電話,讓他過關來一趟,幫助自己稽核投資協議,算是再和王大狀簽了一份委託合同。
“我在用你們產品的時候有個想法,現在我要聯絡某個好友,會跳出一個對話窗。但是我要是有什麼事需要和兩個人或幾個人商量時就只能分別聊。
能不能設計一種對話方塊,把我需要同時聊的人都放進去,我說一段話大家都能夠同時看到。
其他人的發言,框裡所有的人也都可以看的到,第一時間內就能瞭解所有,就像我們現在坐在這裡聊天一樣。”
李主任一經確定入主,吃完飯在和小馬張治東的聊天中,就丟擲了群這個觀點。
“太好了,我前段時間有過這麼一個想法、一閃而過。沒有李主任這麼的具體,今天你提醒了我,回去我就讓人著手開發。”小馬聽到這個創意,眼鏡後都放著光。
“李主任,以後就不是你們的產品,而是我們的產品咯。”張治東在邊上適時的提醒,拉近雙方的距離。
“Tony說的對,是我們的產品。”李明翰點頭認可。
“李主任有英文的名字嗎,我們公司裡大家都以英文的名字相互稱呼,現在李主任已經是自家人了。”張治東問道。
“David這個名字,公司有人用嗎?沒有的話,我就用它吧。”
下午David、 Pony、Tony聊了很久。
David提出申請多人對話方塊的使用者,可以有一定的特權。
比如可以設定邀請其它使用者的權利,可以移除某些不受歡迎的使用者。自己發的某些訊息,可以使用某種特定的提醒,比如使用@鍵,@一下就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框裡的所有成員等等。
這樣的對話方塊David把它稱之為群,而申請它的人可以稱之為群主。
Pony聽的連連點頭、心裡感慨,能半年就掙五百萬的人,就是牛逼!
臨晚的時候,Ces和Jason把合同的草稿弄好了,另一個創始人Daniel(許晨曄)也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