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再會Pony

林佳十四號臘八節那天先回了山城,李明翰還要在香港待幾天,他需要把開天設計公司的辦公場地儘快的確定下來。前面註冊的時候,公司是掛在中介提供的場地名下的。

這幾天李律師陪著李總監,看了幾處寫字樓,李明翰都不是太滿意。

李律師的意思是,有個二三百尺的辦公室就行了。香港這類幾乎是空殼的公司,很多都是掛在中介場地名下,有個地址和固定電話而已。

稍微講究一些的,就幾家公司合租一間辦公室,每家有一個單獨的辦公桌。但是自己的僱主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單獨的辦公室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看來這位名字和自己幾乎一樣的李生、謀求很大,不是那種小打小鬧的性格。想到這裡,李律師反而生出了很期待的心理。

李明翰希望找一間一百平左右的商住兩用樓,這在香港都屬於千尺豪宅了。他最低的要求也不能低於八十平方,因為以後的一段時間,幾家公司都會在這裡辦公。

雖然人員上會有重疊,可是依然不會太少。李總監不太喜歡狹**厭的環境,也不希望經常的搬家,雖然可能會多花一些費用。

今天又看了幾家還是不滿意,李明翰決定不在自己親自找了。他又給李律師轉了十萬美金,把租房招聘的事都委託給他,自己進關去騰訊見小馬哥。

“Pony嗎、我在門口的咖啡館,Tony在嗎,我請你們喝咖啡。”創業園門口的名典咖啡館裡,李明翰撥通了小馬哥的電話。

沒等一會Pony(小馬哥)、Tony(張治東)、Ces(陳一丹)走進了咖啡館。

“David你好,這麼快又見面了。”張治東熱情的伸出了手。

“你好Tony,其實我也很糾結,這麼快見面說明了你們發展的很好,那麼同時錢花的也快。我這幸好新接了個大單子,不然我都不敢來見你們了。”李總監不露聲色的遞過一架梯子。

“哦、李主任接了個什麼大業務?”陳一丹知道李明翰從隔壁公司離職了,畢竟兩家離的那麼近。

“我自己開了一家設計公司,目前給山城的隆申集團設計了一款汽車,現在正幫著他們出概念車。”

“看不出David這麼多才多藝,我就不行,除了計算機其它的都拿不出手。”小馬哥還是有點拘謹,雖然自己感覺和李明翰在一起聊天很有趣。

這突然的李主任從業務行業,一下子跳到設計這種技術行業,他還是感到很意外。這位股東雖然好像在計算機技術上有欠缺,但是其它的領域可是領先眾人很多。

“別誇我了、聊聊你們吧,這次需要多少?”李明翰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意圖,我現在不差錢,要多少你們說,別沒事繞圈子。

其實這段時間,騰訊一直在尋找新的投資夥伴,給李明翰邀約是真的。但是就第二輪投資,是否首先選擇李明翰,讓李明翰投資多少,幾個創始人之間是有分歧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首選李明翰的話、李主任要是能吃下這百分之三十,那麼他就將成為騰訊最大的單一股東。

雖然五個創始人是很好的同學或朋友,第二輪融資後五個人、一共依然會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控制權。

但是這個李主任明顯也是懂網際網路的人,也許在具體技術上還有缺陷,可是眼光上,連大家公認大局觀最強的Pony都由心的佩服。

要是這次投資後、他佔據百分之三十七的股份,以後會不會謀求公司的控制權,小馬哥認為李明翰一定會這麼做。所以他希望能引進更多的股東,而且專業的投資機構,在其它方面對公司的幫助會更大,不僅僅是資金上的問題。

至於其他人,雖然感覺沒有Pony那麼的強烈,但也認為這是大多數投資人,會爭取的正常手段。

在上回通知李明翰,騰訊需要開啟第二輪融資之前。曾李青就透過中間人劉曉松,找到了劉曉松湖南大學的校友,IDG的王樹,希望IDG能夠投資騰訊。

另外又透過香港商人林建煌,搭上了香港盈科,盈科是李半城的二小子創辦的企業,最近因為數碼港專案聲名鵲起。盈科一直試圖進入內地市場,投資騰訊也許是可以試驗的棋子之一。

小馬哥和曾李青、許晨曄傾向於,IDG和盈科來領投第二輪投資。

張治東和陳一丹認為,李明翰做為公司的第一位投資人,雖然合同裡沒有標註次輪要有領投的權利,但那個是人家明顯放棄的。

你想想看、特地註冊了海外的公司,從香港帶專業的律師,來稽核合同。如果想擴大股份,增加話語權,怎麼可能犯這種低階的錯誤。

話說第二輪如果沒有盤古,就屬於定向增股了,李主任不簽字,啥錢也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