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這就是耍大牌。
“哼。”一聲不滿的冷哼藏得很好。
工作人員清了清嗓子,不客氣的說,“陳老師,節目組不等人,您最好還是配合一下,咱們之間也是有合同的。”
陳有志還想爭取。
成瀟然看到陳有志的為難,笑了笑。
“陳老師,快上場吧,咱們還有機會見面的,到時候我給您聽我寫的新歌。”
年輕熱激情又熱血的笑容是最好的鼓勵。
陳有志頗為遺憾的嘆了口氣,擺了擺手,“我們等節目完了之後再繼續聊,我現在先上場了。”
成瀟然看到了陳有志手裡的面具。
一如當年出道的封面,紅色的面具,外形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焰。
是了,這才是陳有志,如果不燃燒,他又算是什麼搖滾人呢?
“陳老師。”
望著陳有志的背影,成瀟然突然出聲喊住他。
“什麼事?”
不知是出於何種目的,也許是為陳有志,又也許是為了自己,成瀟然站起身,鞠了一躬。
“陳老師,加油,為反抗高歌。”
陳友志愣了一瞬,隨機笑了。
他輕撫臉上帶上的火焰面具,“為反抗高歌。”
舞臺上已經角逐了三組人員。
作為工具人的陳友志很不幸的又自然而然的落榜。
這也不奇怪,他的音樂本就不被主流認同,無論是小眾的搖滾圈子,還是主流的大眾圈子,都認為他的把愛國融入搖滾是一種迎合政付喉舌的彎腰行為,沒有所謂的文藝創作者的風骨。
現在愛國還沒有飄進文藝圈,整個圈子的主流還是反賊遍地走,創作的更多是無病呻吟的情情愛愛你儂我儂,哪怕年輕一代已經崛起,文藝圈的老反賊們依舊不把年青一代放在眼裡,更是用飯圈這種惡臭文化荼毒更年輕的未成年人。
這種割裂的態度從陳有志的得票就能看出。
95後的年輕人都流著淚把票給了這位真正熱愛搖滾,真正為音樂燃燒自己的音樂大前輩。
80後卻不以為然,自詡清高的把票投給陳有志的對手。
遺憾的是節目組現場的觀眾更多的是已經在職場站穩腳跟,有更雄厚經濟實力的80後,他們佔據了主流陣地,自然傲慢的不許年輕人冒犯他們的權威。
什麼愛國,什麼熱情,在他們看來都是迎合主流主旋律的喉舌,都是奴才,哪有他們清高,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醒。
臺下的王春華看著自己一手捧起來的李成奇殺進了決賽組,得意洋洋的朝虞向宛抬了抬下巴,“虞總,您手下的人呢?可別說是帶了面具您不認識啊,咱們哪兒能不知道自家藝人帶什麼面具呢?您倒是給大家介紹介紹,您家的藝人在哪兒啊。”
對這種跳樑小醜的拱火行為,虞向宛淡定的回了一個白眼。
“你什麼意思?”被無視之後,王春華惱羞成怒。
虞向宛的聲音聽不出半分情緒。
“看比賽就好,你急什麼急?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王春華嗤笑一聲哼,裝模作樣,看你能撐到幾時。
虞向宛的眼神一直凝聚在舞臺上,看了好幾圈,都沒看到成瀟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