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章 挾恩圖報棗樹枝(6400字)

自從知道閨女不想念書就想玩,對嚴厲的夫子更是排斥到底,秦山愁的頭髮都掉了好幾根。揍是不可能揍的,只能講道理讓她慢慢接受現實,才能勉強維持父慈女孝的樣子。

接下來的幾個晚上,秦笑笑被迫聽著爹爹的絮絮叨叨。頭兩天她還會反駁兩句,每次都在捱揍的邊緣徘徊。後來聽煩了乾脆閉著眼睛裝睡,很快裝睡就變成了真睡。

秦山絮絮叨叨的催眠效果,堪比林秋娘溫柔哼唱的小調兒!

秦山急得不行,又毫無辦法,只能指望兩個侄子爭氣點,在學堂裡好好表現,拿下那位嚴肅板直的啟蒙夫子。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先,比他天天晚上白費口水,還把自己氣個半死強。

正月二十就是開課的日子,頭一天早上滿臉寫著不情願的大寶二寶揹著換洗的衣裳,被秦川和趙草兒兩口子罵罵咧咧的拉走了。

想到大半個月不能見到兩個哥哥,後知後覺的秦笑笑無比難過,撒開腳丫子哭哭啼啼的追到了村口。

大寶二寶也捨不得妹妹,捨不得自由自在的日子,一時悲上心頭,兄妹仨抱頭痛哭,跟生離死別似的,讓人十分無語。

難過是一時的,玩樂才是永恆的。大寶二寶離開了僅僅片刻,小沒良心的就跟大黃玩撿木棍的遊戲玩的不亦樂乎,中午的食量比平時還大了三分之一。

下午,秦家迎來了好幾撥上門的村民。這些村民全部姓秦,老老少少都有。他們見秦家一口氣送大寶二寶到城裡唸書,就打著想送自家的孩子到學堂識幾個字的幌子,打聽秦家給了多少束脩。

得知每人每年二兩銀子,一次繳足四兩銀子,筆墨紙硯以及食宿另算後,一個個不知道該羨慕秦家的日子起來了,還是該為自家供一個孩子也艱難感到沮喪。

“五叔,馬上就要開春,您家的棗樹是不是該剪枝了?”問完束脩又拉拉雜雜的說了些別的,這些人總算進入正題,道出了過來的目的。

秦老爺子看著一個冬季過去,似乎又竄了尺把高的老棗樹,神色平淡的說道:“確實該修剪修剪,你們誰有法子就吱個聲,不會虧待你們。”

一聽這話,幾個人訕訕的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這棵老棗樹長了幾十年,就算遭雷劈毀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有兩三丈高。最矮的地方得用長竹竿才能夠到,想搭梯子修剪連個著力的地方也沒有,根本沒法兒修剪。

“五叔,別說咱們村子,這整個樂安縣,就您家這棵老棗樹結的棗子有出息。我們就想著您要是修枝的話,能不能讓我們撿幾根回去。”有個年輕人不太能耐住事兒,臉皮又厚的很,意識到秦老爺子知曉了他們的來意,直接討要起棗樹枝來。

“呵,你說的輕巧,我兄弟和兩個侄子就指著這棵棗樹才能上學堂,讓你們把枝子撿回去種,種好了跟我們家搶生意?”秦山性子直,脾氣硬,見這人不客氣,他也不留情面的冷嘲熱諷起來:“我就不信換成你們家有這樣的棗樹,願意讓別人把枝子弄回家種!”

有人扛不住秦山的諷刺,吭吭哧哧的說道:“大山,話不能這麼說,咱們供著一個祖宗,說到底是一個族的兄弟,你們家的日子好過了,有能力拉拔拉拔窮兄弟,大家一起過好日子不是很好麼?”

秦山氣笑了,懟道:“你跟你婆娘生養了四五個兒子,啥時候你讓他們把別人當親爹孝敬,我就把棗樹枝兒給你種!”

“……”那人被懟的說不出話來,躲到人群后面不敢出聲了。

其他人亦是面紅耳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想空手而歸,指望別人能想出法子讓秦家同意。

有個跟秦老爺子差不多年紀的老頭兒仗著自己是長輩,秦山不敢對自己不敬,便直接對秦老爺子說道:“五哥,我爹孃在世時對你和你妹子咋樣你心裡有數。”

秦山一聽,連忙看向秦老爺子,並不想秦老爺子答應下來。

老一輩的恩情,自家能用別的法子還回去,可是老棗樹對自家太重要了,不管咋地都不能傳出去。不然這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了幾年棗子就跟普通的棗子一樣不值錢了。

秦老爺子看著老頭兒,面上閃過懷念之色。

他踱步圍著老棗樹走了一圈,在大家或緊張,或忐忑,或不願的目光中,深深地嘆了口氣:“老七,叔嬸的恩情我沒有忘記,後來也一直把叔嬸當作半個爹孃孝敬,這一點你心裡也有數!”

老頭兒臉色微微一變,正要說話,秦老爺子就繼續說道:“這棵老棗樹意味著啥,不用我多說你們也明白,讓你們白白折回去栽種,是不是太容易了?”

隨著秦老爺子的話,幾個村民的心跟上坡下坡似的起伏不平。見秦老爺子沒有一口拒絕,他們微微鬆了口氣,只是秦老爺子話裡的意思,他們也明明白白:棗樹枝可以給,但是不能白給!

幾人面面相覷拿不定主意,最後又把目光投向了老頭兒秦老七。

說句心裡話,要是他們家有這樣一棵寶貝,也捨不得把枝子給外人。去年秦家下棗兒,自家的孩子也分到了幾顆。只是那時沒人相信秦家的棗兒會掙大錢,就沒想過把吃剩的棗核留下來。

雖然後來知道秦家的大棗兒能賣錢,但是棗核不知道被扔到哪裡去了。最後到處找也才找到那麼一兩顆,誰也不敢保證這棗核能順利發芽,就算發芽了也不一定能長成掙錢的棗樹。

從老棗樹上截下枝子栽到土裡,遠比指望棗核發芽靠譜的多。

秦老七沒有多想,迫不及待的問道:“五哥,這裡都是自家人,你有啥條件就直說,只要能辦到咱們也不會白要棗樹枝。”

秦老爺子等的就是這句話,說出了自己的要求:“開春後我會剪一批棗樹枝種活,看在大家是一個祖宗的份上,按二兩銀子一棵賣出,你們最多隻能買三棵,剩下的我按三兩銀子一棵賣到別村。”

嘶——二兩銀子一棵,你個糟老頭子咋不去搶?他們一家子老小在地裡刨食,一年到頭最多攢個二三兩,誰敢花這樣的大價錢買一棵不知道能不能掙錢的棗樹苗回去?

秦老爺子才不管這幫人心裡怎麼想,對上大兒子不贊同的眼神,他嫌棄的撇開目光:這個蠢東西,怎麼就蠢成這樣,送上門的銀子還敢嫌棄,真不知道腦子是咋長的!

秦山不知道自己又被親爹嫌棄了,反對的話剛要說出口,就被一旁的林秋娘攔住了。

“爹就不是個能吃虧的,爹說啥你聽著就是。”林秋娘已經猜到了公公的打算,見丈夫還沒有反應過來,也很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