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章 護人(4000字)

聽完事情的經過,秦老爺子皺起眉頭沒有說話,秦山也不方便說什麼。作為父親的秦川則是氣的不行,瞪著雪丫訓斥道:“你娘打的沒錯,你這死丫頭就是反天了!”

雪丫對秦川也有不滿,她又是個犟脾氣,紅著眼睛沒有辯解,只是所有人都看出來,她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秦川愈發生氣,抬起手恐嚇道:“咋地,你還不認錯是不是?”

秦笑笑誤以為他要打人,急忙跑出來擋在雪丫面前:“二叔,雪丫姐姐沒有錯,你為啥要讓雪丫姐姐認錯?”

雪丫低頭看著個子小小,卻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她沒有錯的小堂妹,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順著下巴一顆顆砸在地上,無聲的滲入泥面,暈染成一個個圓點。

“笑笑,你讓開!”秦川不覺得小侄女能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這死丫頭忤逆你二嬸,是大不孝,二叔得好好教訓她!”

“我不讓,雪丫姐姐就是沒錯!”秦笑笑不知道啥是忤逆,啥是不孝,她只知道雪丫姐姐說的話沒有錯,不能白白挨二叔的打。

她看了看面色不虞的秦川,又看了看同樣不高興的趙草兒,認真的說道:“雪丫姐姐會燒飯,會洗衣裳,會掃地,會幹很多很多活兒,可是我就沒有聽見二嬸誇雪丫姐姐,還總聽到二嬸說雪丫姐姐這裡不好那裡不好。”

趙草兒面子上掛不住,乾笑道:“笑笑,二嬸不誇你堂姐,是怕你堂姐驕傲,說她這不好那不好,是想讓她改正,變成像你這樣討喜的孩子。”

秦笑笑眼睛一亮,立即說道:“那雪丫姐姐說二嬸做娘沒有我娘做的好,也是怕二嬸驕傲,想讓二嬸改掉不好,變成像我娘一樣討喜的娘!”

這話一出,秦老爺子等人嘴角抽了抽,忍了又忍才沒有笑出聲來。尤其是被閨女誇的林秋娘,差點就把閨女拉到懷裡狠狠地揉搓一番。

一幫大人冷靜下來後,一面感嘆小丫頭反應快,一面不得不承認說出來的話不全是歪理。

秦川和趙草兒卻是漲紅了臉,他們同樣沒法兒說小侄女的話有錯,因為那些話是出自他們的嘴巴。

“笑笑,話不能這麼說,我是雪丫的娘,我能這樣說她,她不能這樣說我,這是忤逆,是大不孝!”趙草兒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換個角度跟秦笑笑證明她沒錯,錯的就是雪丫。

“二嬸,我知道你是雪丫姐姐的娘~”秦笑笑倒是把趙草兒的這番話聽了進去,在趙草兒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她又一錘子把人砸懵了:“要是二嬸多誇誇雪丫姐姐,就像我娘誇我一樣,雪丫姐姐就不會說二嬸沒有我娘好對不對?”

“不,不對,不是這樣……”趙草兒一個頭兩個大,竭力反駁小侄女的話:“不管我這個娘當的有沒有你娘好,這丫頭都不能說我不好。”

秦笑笑撓了撓頭,困惑不已:“雪丫姐姐不好,二嬸能說;二嬸當不好娘,誰來說呢?沒人說二嬸,二嬸就當不好娘,二嬸當不好娘,才讓雪丫姐姐說了不能說二嬸的話,這樣還是二嬸沒有當個好孃的錯,不能怪雪丫姐姐!”

趙草兒徹底懵了,完全不知道從何處反駁。好像不管從哪裡說,都是她這個孃的錯,是她沒有當個好娘,才害得雪丫說了忤逆的話!

懵的人不止一個,包括秦老爺子在內,同樣想不出駁斥秦笑笑的話來。既然想不出來,就只能承認秦笑笑的話是對的。

最後,還是秦老爺子發話,讓秦川和趙草兒自己反省反省,免得再在教導孩子上出差錯。

至於雪丫……似乎有錯,又似乎沒錯,秦老爺子也頭疼的很,就把她交給了苗老太和林秋娘,讓她們好好開解,並不想看到這個孫女對自己的爹孃心懷怨恨。

這場母女矛盾,追根究底是趙草兒沒怎麼把雪丫放在心上罷了。她生育了四個兒女,把大半的母愛分給了大寶二寶,留給雪丫和三寶少的可憐。

雪丫又不是傻子,在看出趙草兒對自己的愛比一張紙還薄的時候,心裡不可能不怨。

三寶倒是比她好一點,在襁褓中的時候,被苗老太和林秋娘照顧的最多。等他大點能走能跑,又得到最喜歡的小堂姐全心的呵護。因此,他對趙草兒的感情比較淡漠,對母愛的要求遠遠沒有雪丫高。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思過,之後趙草兒很少對雪丫挑三挑四,可是感情上她還是對雪丫親近不起來,可能永遠不會像秦笑笑和林秋娘這對母女一樣,有親密無間的一天。

雪丫心裡期待著趙草兒的母愛,卻跟之前一樣依然不會處處討好趙草兒。只要趙草兒不挑刺不故意找茬,她也願意尊重趙草兒,維持表面的平和。

作為平息這場母女矛盾的大功臣,沒過幾日秦笑笑就把這事淡忘了,整個秦家最快活的依然是她和三寶,以及整日跟著他們胡鬧的大黃和咩咩。

直到六月初,兩個差役敲鑼打鼓來到青山村報喜,恭賀秦河連奪小三元成為秀才公後,整個青山村都沸騰了。

此時,雙搶已過,田地的農事不多,差役剛離開,得到訊息的村民們就絡繹不絕的上門道喜,鬧著讓秦老爺子擺酒席。

秦老爺子本來就有這個打算,笑道:“擺,擺,等老三回來,把擺酒席的日子定下來,定會請你們上門喝個痛快!”

村長也在場,提醒道:“等秀才公回來,咱們就開祠堂,讓他把這樁喜事告訴列祖列宗!”

說罷,年逾花甲的老村長忍不住落淚:“兩百年了,已經兩百年了,咱們秦氏一族又有秀才公了!”

村民們聽得這話,亦是感慨萬分。兩百年前的秦氏,是這十里八鄉赫赫有名的氏族,皆因全族供出一個探花郎。

那位探花郎也有本事,一路坐到二品大員的位置,不僅掏錢建祖祠,建學堂供族中的孩子唸書,還修了那條通往外界的山道,讓秦氏族人受益至今。

可惜,自探花郎故去,又逢戰亂,秦氏一族日漸沒落,至今只剩下破舊的祖祠和那條不再平整的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