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言傳到真正知曉實情的人耳中,除了感嘆幕後之人捏造謊言的能力出眾外,卻不敢有其他動作,生怕被正在蒐集張鵠罪證的秦淮盯上,最害怕的莫過於張鵠那一派系。
更何況一國之君要保人誰敢使壞?退一萬步說,嘉明郡主是死是活對誰都沒有妨礙,又何必到御前討嫌。
就在百姓們爭論的最激烈的時候,秦淮在早朝時,當著元和帝和文武百官的面,細數張次輔的十大罪狀!
除了縱容親信欺男霸女,搶佔他人田產外,還有賣官鬻爵、貪汙納賄、妒賢嫉能等九大罪,其中就包括欺辱蔑視皇室郡主這項重罪。
這十大罪狀證據確鑿,再次打了張鵠派系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很清楚,秦淮要蒐集到這麼多的罪證,不可能在這短短大半個月裡完成,說明他早就掌握了這些證據,指不定手頭還捏著他們的把柄。
這些官員寒窗苦讀多年,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不可能為了一個已死之人說話,更怕牽連到自己頭上,一個個噤若寒蟬連頭都不敢抬。
元和帝震怒過後,命秦淮根據刑律,當眾宣讀張鵠該受的刑罰。
這十大罪狀單一來看,不足以判處張鵠極刑,但是十條累加,判張家滿門抄斬都不為過。
只是張家已被嘉明郡主幾近滅門,看在張鵠為官多年,對朝廷亦有功勞的份上,元和帝饒了張次輔僅存的庶曾孫的性命。
以王首輔為首的大臣們跪地高呼“聖上英明”,對如何懲治嘉明郡主一事隻字不提。待元和帝退朝離開太和殿,他們看向秦淮的眼神徹底變了。
“秦大人果然厲害,短短几日便為聖上解去了煩憂。”王首輔來到秦淮面前,態度十分友善,心裡真正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王大人過獎了,為聖上分憂是我等本分。”秦淮不卑不亢的回應。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王首輔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嘆了一番轉身離開。
其他大臣,尤其是原屬於張鵠一系的大臣,忙不迭的上前拍秦淮的馬屁,誰都清楚他入內閣指日可待,甚至會直接坐到次輔的位置上。
他們急於討好秦淮,指望來日被清算的時候,他能網開一面放他們一馬。
秦淮沒空搭理他們,帶著修改過的戶婚律手稿轉道去勤政殿求見元和帝。
一開始元和帝以為是與張鵠十大罪狀有關的要事,開啟手稿掃了一眼,目光犀利的盯著秦淮:“為何突然想改戶婚律?這不是你的主意吧?”
秦淮拱手道:“回稟聖上,此乃微臣的主意,卻非臨時起意。”
說到這裡,他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說下去。
元和帝哼道:“怎麼不說了?”
秦淮不再猶豫,沉聲道:“當初張家肯給嘉明郡主一紙休書,嘉明郡主必不會與張家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縱觀每年上報至刑部複核的滅門大案,除了仇殺最多的便是如嘉明郡主與張家這類。若是賦予被夫家欺壓至絕境的女子休夫的權利,這類人倫慘案必會大大減少!”
元和帝翻開手稿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冷淡的說道:“朕知道了,跪安罷。”
秦淮神情不變:“微臣告退。”
元和帝沉默良久,最後收起手稿去了昭陽宮。
不知道嘉明郡主說什麼話打動了他,翌日早朝時,他突然下令讓刑部修改戶婚律,在原戶婚律不變的情況下,賦予女子休夫的權利。
不過女子休夫需滿足一點,必須是遭受了夫家的欺壓或虐待,不許無故休夫。
此項政令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禮樂崩壞違背祖宗禮制,甚至不乏一些老頑固,拼著碰柱死在太和殿前,也要讓元和帝收回成命。
元和帝看著他們哭天搶地,冷冷的問道:“你們認為自己子孫後代裡,不會出一個嘉明郡主,還是認為不會像張家一般,被一個逼到絕境的婦人滅門?”
幾個頑固大臣面面相覷:這讓他們如何保證?
想到嘉明郡主毒殺張鵠一家六口,讓他們死無全屍就罷了,還要揹著遺臭萬年的罵名,他們不禁瑟瑟然,也很怕家門不幸,後代裡會出現類似的事。
元和帝不管他們怎麼想,冷笑一聲後便用力的將建朝後發生的類似的滅門慘案的卷宗甩到了他們的臉上,然後退朝。
十日後,張鵠所犯的十大罪狀和修改後的戶婚律,同時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張榜明示。
在張鵠所犯的十大罪狀裡的欺辱蔑視皇室郡主這項重罪裡,詳細的描述了嘉明郡主嫁入張家八載承受的所有欺辱,與之前的傳言大致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在罪狀的最後表明張鵠一家是畏罪自殺,嘉明郡主和騰兒則是僥倖逃生。
約莫是秦淮親自斷案,因此百姓們都相信了。
就算有人心有疑慮,懷疑真兇就是嘉明郡主,奈何張家人都死了,死後還揹著足以滿門抄斬的重罪,知情人唯恐避之不及,又哪敢為張家人聲張所謂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