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笑笑留下了被抓回來的大鵝,將其養在了後院裡。
默默約莫知道大鵝是無辜的,沒有嚷嚷著下鍋燉的話。發現大鵝喜歡啄菜葉子,他樂顛顛的從菜籃子裡抓了一把青菜餵給大鵝吃。
不過大鵝欺生,看到他就想啄兩口。
默默大方的沒有計較,蹲在不遠處對大鵝嘰嘰咕咕的說著話,大有跟大鵝做朋友的架勢。
鬧鬧的反應平淡的多,幾乎無視了大鵝的存在。只有看到哥哥老是守著大哥,都不願意跟他出去玩時,他才會露出厭惡的情緒,問外公什麼時候燉大鵝。
經歷過這件事,秦笑笑越來越留意他的一言一行。連續幾天觀察下來,小傢伙看不出什麼異樣,僅僅比同齡的孩子乖巧安靜許多,不喜歡跟村裡的小孩玩鬧。
直到某天中午哄兩個孩子睡覺,她耐不住默默撒嬌給他們講了一個老鷹捉小雞的故事。
大意是有一隻老鷹找不到獵物,就飛到村子裡捕捉老母雞辛辛苦苦孵出來的小雞仔。它每天都會抓一隻小雞仔吃掉,老母雞十分傷心,害怕最後一隻小雞仔被吃掉,就向好朋友求助。
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老母雞勇敢的趕跑了老鷹,救下了自己的孩子。
這個故事對大人而言沒什麼意思,對小孩子來說就格外動聽了。
默默聽的津津有味,在聽到小雞仔得救後,他慶幸的說道:“太好啦,小雞活下來了,它們一家人團聚啦!”
鬧鬧冷不丁的說道:“老鷹抓不到小雞,它要餓死了。”
默默一聽,有點心疼老鷹:“它會飛,有尖尖的嘴巴和爪子,能抓老鼠吃,不會餓死。”
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兇殘的老鷹也好,弱小的小雞仔也罷,二者都是生命。站在它們的視角來看,同情喪命的小雞仔和同情會餓死的老鷹並不矛盾,這是絕大多數人會有的同情心作祟。
鬧鬧反駁道:“它抓不到老鼠才會抓小雞。”
默默撓了撓頭,眼巴巴的看著孃親:“弟弟說的對嗎?”
秦笑笑沒有回答,看著小兒子試探道:“鬧鬧覺得老鷹應該吃掉小雞嗎?”
鬧鬧毫不猶豫的點頭:“要!”
秦笑笑心下一沉,聲音變得更輕:“那小雞怎麼辦?它也很可憐啊。”
鬧鬧認真道:“娘,小雞是老鷹的食物。”
意思很明顯,他完全站在老鷹的立場上,並不覺得作為食物的小雞可憐。
道理沒有錯,可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有這樣的認知,就很不正常了。
秦笑笑意識到這個問題,耐著性子問道:“你若是小雞,老鷹要吃你,你會覺得自己可憐嗎?”
鬧鬧皺起小眉頭:“不是小雞,是老鷹。”
秦笑笑無奈道:“娘在跟你打比方。”
鬧鬧搖頭:“不可憐,是小雞太沒用了。”
他還不知道什麼叫弱肉強食,只知道老鷹吃小雞,是老鷹太厲害,小雞太弱小。小小年紀的他,渴望成為一個像老鷹一樣厲害的人,眼神壓根沒有放在小雞身上。
秦笑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法:“娘若是變成小雞被老鷹抓走了,你也覺得是娘沒用嗎?”
話音剛落,默默小屁股一拱鑽進她的懷裡:“我和弟弟保護娘,把老鷹大壞蛋趕走!”
秦笑笑心頭一暖,把他摟在懷裡揉了揉:“默默真厲害。”說罷,她看向鬧鬧。
鬧鬧兩眼晶亮:“娘最厲害,比老鷹厲害。”
這話很好理解,他成為老鷹也要乖乖聽孃的話,就算娘變成小雞也一樣。
秦笑笑:“……”
得,白問了。
小傢伙到底太小了,溝通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找到了問題所在。或許這孩子天生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有同情心,但是對待親人還是不一樣的。
小小年紀知道袒護哥哥,也知道孝順長輩,這樣已經夠了。只要日後悉心教導,讓他做一個品行端正之人,便不會有大問題。
之後秦笑笑將自己的發現同秦老爺子等人說了一下,他們分析一番後發現確實如此,非但沒有覺得自家可能養了個薄情冷血的孩子,反倒更加心疼鬧鬧了。
追根究底過後,甚至懷疑秦笑笑揹著他們虐待了孩子。說虐待太嚴重了,他們覺得秦笑笑可能一碗水端不平,平日裡偏袒默默才影響了鬧鬧的性情。
秦笑笑大聲喊冤,委屈的不行。真要說偏心,那也是偏著鬧鬧,至少默默隔三差五讓她發火,她從來沒有對鬧鬧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