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隱情?”
“據她所說,愛子乃是中毒而亡,是因為毒被下在一碗湯羹中,她給我師父安的罪名也是一樣。
但下官查到,那碗湯羹中摻有杏仁粉,而珍貴妃的那位小皇子,自小便不能用杏仁粉。
一碰起紅斑,需要好久才能好,所以,但凡有杏仁粉的,都不會拿到珍貴妃面前。”
“所以,你的意思是,先不說那道點心是否有毒,單憑它有杏仁粉,就到不了珍貴妃面前?”
“正是,下官正是此意。”
南昭雪心裡奇怪,那就怪了,珍貴妃的孩子的確是身亡,可她為什麼要隱瞞真正的死因?
非說是什麼中毒,又非得拖沈杏林的師父下水?還要滅人滿門?
“那你有沒有查到,那個孩子真正的死因?”
“並沒有,脈案記錄簡單,而且潦草,只提過說得過一場風寒,肺不太好,經常咳嗽。
下官猜測,大致是因為那場秋雨過後,風寒加重,導致肺部問題嚴重,這才……”
“那麼,蘭妃娘娘呢?”
“蘭妃娘娘的情況就簡單一些,就是因為生產之後,沒有養好,虧損所致。
這麼多年一直沒有補回,也是回天乏術,只能靠藥吊著,慢慢熬。”
南昭雪心說果然如此,蘭妃沒讓她把脈就是因為這個吧。
“另外,”沈杏林又說,“蘭妃娘娘的眼睛,也是在那個時候落下毛病。”
“眼睛?”南昭雪回想起與蘭妃見面的情景。
是的,她當時覺得,蘭妃的眼睛沒有華光,以為是被病痛折磨得失去希望。
“是的,據娘娘自己講,在生產之前,就有些眼睛不好。
生產虧損之後,有一段時間,幾乎就是看不見,只能看到模糊的一團影子。
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慢慢恢復。”
封天極略一思索:“我對這件事情有點印象,小時候見到她時,如果是夏天,她會在眼睛上綁一條遮光的絲帶。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眼睛不好,怕光,需要特別注意。”
南昭雪心裡一片唏噓,命運對這個女人真是不公。
別人還以為,她在宮裡高居妃位,又生下皇子,誰能想得到,她竟然有這麼多苦楚。
沈杏林把知道的都說了。
胡老先生緩解氣氛,提出告辭。
他帶著沈杏林一走,南昭雪就走到書桌旁,提筆把剛才得到的訊息都一一寫下來。
用紙筆記錄,用圖展示,比頭腦更加清晰。
她著重在拓拔玉兒的企圖,和珍貴妃兒子死因上打了個問號。
皇子身死,身為母親的貴妃,惱怒和悲憤可想而知。
說實話,在這個視普通人命為草芥的時代,貴妃娘娘牽怒一些人,處死一些人,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
那麼,既然常見,珍貴妃又為何要弄虛作假?
事出反常必有妖。
南昭雪感覺,這應該是一個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