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事緊鑼密鼓地進行,如南昭雪所願,一切都被掌控住,礦洞的事,就被瞞下來。
為了讓她和封天極安心,事情商定妥的當天夜裡,卓閣老就寫了回信,讓鷹隼連夜送走。
至於後面的詳細辦事過程和結果,穩妥確鑿之後,再派人走一趟。
有些話,還是當面說為好。
南昭雪接到京城來信時,這邊的局面已經穩定住,宋大人是一把好手,和林城使配合得極好,又有南昭雪給的令牌在手,回去調配了人手,雷厲風行,原來的知府後悔也晚了。
沒過多久,京城來了調令,斥責他辦事不利,讓他回京受審。
林城使有功,不但地位穩固,還升了一級,雖然還要留在原位等京城來的人接管礦洞,但也今非昔比。
更何況,等京城的人來之後,他也要全力協助,這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宋大人剛升為揚城知府,待三年期滿,即可調任赴京。
短短三年!要是按照慣例,在這個地方怎麼也得呆上兩三任,雖說揚城也不錯,但怎麼和京城相比?
這速度,讓宋大人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現在實在慶幸,當初沒有選擇錯。
這些日子,南昭雪也派小刀和百戰、離遠芳去碼頭守著,注意來往的船隻,有沒有像山洞中被殺死的那種人。
但不出她意料的,那些人未再出現,銷聲匿跡,就像從來沒有來過。
連同被看押的雪心和蘇蘇,也都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們似是中毒,像一種潛伏在身體裡的毒素,一朝爆發。
南昭雪知道,這是打草驚了蛇,蛇斷了後路,徹底不來了。
也罷,反正只要不死,總有見面的時候。
再者,這裡已經被接管,有護城軍在,還有當地官府配合,再加上京城的人,就不信幕後人還敢明目張膽地搞事。
見一切都正常,耽誤的時間也不短,南昭雪便準備離開這裡。
大家要送行,南昭雪笑著答應。
次日一早,天剛矇矇亮,他們就悄悄上路,只留下一張字條。
太白這些日子住在山裡,總算調整過來一些,氣色也恢復了點,跟在南昭雪馬車後面,看著茫茫山脈,目光微沉。.
這一趟,還真是……不盡如人意。
時遷和卓江玲也早等候多日,小城鎮都玩遍了,光是說書的銀子就掙了不少。
再不走,時遷都快被好幾這店鋪拉走做掌櫃的。
見南昭雪他們來,卓江玲高興壞了,當天晚上就悄悄到客棧來找,嘀嘀咕咕把這些日子的見聞恨不能一口氣說完。
看著她神彩飛揚的樣子,南昭雪也高興,想起京城回信中說,國公府也沒有半絲蔣海塵還活著的痕跡,忌日還悄悄上過香。
猜測蔣海塵沒死,單純只是南昭雪的猜測,並沒有實際證據,想想泥石流,的確也沒有生還的可能,當時死的也不只蔣海塵一個人,也都沒有找到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