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危機事件,即一個次大陸以上,一個大陸以下爆發的戰爭、饑荒、滅絕等反常現象,這需要引起高層會議的重視。
三級危機事件,即整個世界級別的戰爭、饑荒、滅絕等,這需要高層會議全力以赴應對。
而在這之外,克拉蘇斯和克羅米又補充了一條,與巨龍、荒野半神、守護者等相關的事件,預設至少為二級危機事件。
在這個評議標準的背後,是六大本源力量的失衡。就以饑荒為例,生命力量的衰竭,導致世界向著荒蕪的趨勢發展,自然會醞釀出大規模的饑荒。
當然文明的過度發展,人為的造成其他地區大面積荒蕪,也會反作用生命力量衰竭。
現實世界的危機和六大本源力量是相互作用的,只不過這其中的道理過於抽象,在這次會議裡,還沒有必要對各位國王解釋的過分詳細,這會佔用太多的時間。
而在建立起這個模型之後,很多現實世界的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釋。
就拿之前的獸人入侵為例,原本戰爭僅發生在意暴風王國為中心的艾爾文森林地區、赤脊山地區即暮色森林地區。
如果僅按照表象來評議,這屬於是三級危機事件,需要引起各國的關注。
但就是因為各國對此的漠視,才導致了獸人入侵蔓延到幾乎整個王國大陸,事件也隨即升級為二級危機事件,這就是因為機制的落後而造成的事件升級。
當然,事後我們都知道。獸人入侵艾澤拉斯,是因為墮入邪惡的守護者麥迪文引起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克拉蘇斯和克羅米需要補充,涉及巨龍、荒野半神、守護者等強大生命體的事件,要預設是二級危機事件以上。
強大的個體對世界的傷害也更大,所以對特殊群體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是為什麼很有必要建立對話機制。
而在這個評議標準制定下來後,自然也就需要組成一個權威的評議會。
評議危機的事情交給在場各位國王是肯定不行的。
現在場上就已經有了十三位代表,隨著往後加入到這個體系的國家增多,參與討論的國王也會更多,幾十張嘴一起討論,結果肯定是容易吵的不可開交。
而且國王們肯定要更多的操持本國事務,很難分出更多的精力放在這邊。
所以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最終確定一個種族之中,至多隻能選出三名參席人員,像今天這個會議上,人族顯然就是太多了。
可是如果每個種族都選出三名參席,那人數還是很多,未來隨隨便便就能突破幾十人大關。
於是在這個各族代理會議之上,內部還要確定一個七人決策會。
日常之中對世界危機的觀測,就由各族的代表人負責。當發現問題之後,由集體代表人內部做出提案,如果僅在各族代表人們之間,對於這件事就能得到一致意見,那便按照統一意見施行。
如果在代表人內部難以確定統一意見,那就要把決策權交給更上一級的七人決策會。
而在七人決策會透過討論得出一致意見之後,不管是什麼樣的決議,代表人們都需要堅決執行。
所以在這樣的機制中,每一名代表的選出都是在謹慎決策中選出的,代表人內部推舉決策會成員時,也要儘可能的審慎考慮。因為每次代表人們執行決策會的決策時,都相當於是為自己的推舉結果進行負責。
這樣的制度安排一經提出,基本就得到了半數以上的透過。唯一可能有些不滿的,就是在人族內部。
因為今天列席的人族就有八人,要是選出三名人族的代表,豈不是說在場的至少有五人落選?
不過好在制度都是可以彈性調節的,因為目前整個體系之內種族並不複雜,可以先按照人口和實際控制土地來確認各方代表名額。
而且這樣的制度設計,也給泰瑞納斯提供了思路,他當場表示在人族聯盟內部同樣可以確立這樣的制度。
在聯盟內部也形成代表人機制,內部決策輪換對外的代表人,這樣也能保證各族代表人之中的人族,代表的是全體人族的利益。
總之,最終確定了下來,人族的三名人選:聯盟領袖泰瑞納斯、人族最強者安東尼達斯、發起人李德;
矮人兩名代表:麥格尼·銅須、庫德蘭·蠻錘;侏儒一名代表:大工匠梅卡托克。
巨龍本該三名代表,但是現在巨龍亦有內部問題,暫時只有克拉蘇斯和克羅米兩位代表。
所以說現在其實僅有八名代表,那樣決策會名單也隨之縮水,僅有五人:安東尼達斯、克拉蘇斯、麥格尼·銅須、李德和梅卡托克。
而在接下來一段時期裡,如果決策會決策出現問題,內部成員也會隨時任免。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