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斯布萊德丘陵嚴格意義上,是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的,那裡其實是吉爾尼斯、激流堡、達拉然之間的緩衝區。當中最繁榮的城鎮:南海鎮,是巴羅夫家族的封地,完全不向任何國家交稅。
既然說起巴羅夫家族,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奇葩的家族。他們的血統很高貴,甚至可以追溯到索拉丁之前的阿拉希先民時期,是人族最古老的貴族世家。
他們的封地遍佈在洛丹倫、奧特蘭克和希爾斯布萊德丘陵,被稱作是沒有王冠的國王。
可實際上,這個看似強大的家族,不過就是諸國特殊地緣政治格局的產物。
洛丹米爾湖、奧特蘭克山脈,把王國大陸中北部的膏腴之地切割的四分五裂,在戰爭模式落後的古代,幾個人族國家都沒有吞併其他的能力。
而到了近代這三四百年,隨著各國的發展,體量最大的洛丹倫、法師城邦達拉然,還有民風最彪悍的激流堡,似乎都有能統一大陸中北部的可能,就只有半島國家吉爾尼斯在日趨保守。
在大家國力一齊瘋狂增長的情況下,誰能夠控制奧特蘭克,也就相當於是有了對外擴張的支點。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奧特蘭克反而變得越來越安全,因為己方誰也不敢先動手。
幾方就是這樣相互制約了三四百年直到現在,而奧特蘭克在這三四百年間,也可以說完全失去了發展的資格,成為三大棋手的共同棋子。
被封死對外擴張的空間後,留給奧特蘭克只有長達幾百年的內卷。最後的結果便是,奧特蘭克上至王族,下至一眾貴族,無一例外的變得病態、腐朽、沒有骨氣。
巴羅夫這樣的怪物就是如此催生出來的,每到幾國關係緊張的時期,這個無害的古老貴族就會成為各國示好的馬骨,被贈予一大塊封地。
事實上這個家族真正成為頂級貴族,也就是在最近的二百年裡。不然你真的相信,一個奧特蘭克的貴族,會在東威爾德的湖心島裡有座古堡?
不過就是發達之後,為了彰顯血統高貴的把戲罷了。
而且更為諷刺的是,這個擁有眾多封地的大貴族,實際上的領地支離破碎,根本無法連成一片攥起有力的拳頭,就是散碎一地的肥肉。
各國都會貼心儘可能保衛巴羅夫的領地,讓他們順利的從各地徵收上供奉,完全不給他們招募騎士附庸的理由。
所謂的頂尖家族,除了一堆橫徵暴斂的稅吏,連個像樣的武裝都沒有。
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二次獸人戰爭期間,已經決心背叛聯盟的巴羅夫,都組織不出來一支軍隊,能做的居然只是煽動農民暴動。
小小的奧特蘭克,卻作為四戰之地,牽動著周圍幾個強國的神經。
也正是幾大強國的長期壓制,才讓病態的國王匹瑞諾德,與巴羅夫、法庫雷斯特等同樣病態的貴族相勾結,做出了最沒骨氣,也他媽最有骨氣的事:背叛聯盟掀了桌子。
這群傢伙的反叛行為,讓王國大陸中北部的平衡把戲徹底玩不下去了。
人們不能當做無事發生,叫匹瑞諾德繼續當他的棋子,巴羅夫也不能再愉快的當他的千金馬骨。
可這樣一來,難題就擺在了其他幾國的面前。奧特蘭克的土地接下來,到底該交給誰管理?
瓜分奧特蘭克是最蠢的主意,巴掌大的地方該怎麼瓜分?
事實上泰瑞納斯已經認識到那裡是個爛攤子,此前相持幾百年的歷史,讓泰瑞納斯認識到複雜的地理環境難以形成統一國家,只有政治聯盟才是最佳出路。
泰瑞納斯不打算佔領那裡了,同樣他也不希望達拉然或是激流堡佔領那裡,他的政治聯盟軟性統一的計劃,決不能讓再度抬頭的地緣政治衝突給破壞掉。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尷尬的情況,才導致處置匹瑞諾德的問題懸而未決,現在那傢伙名義上還是奧特蘭克國王,成了一塊剜不掉的爛肉。
其他國王真的沒資格罷免一名國王嗎?別逗了,規矩還不是人定的。
甚至之前匹瑞諾德從軟禁中私逃的行為,其他幾位領袖早都知道了,但是全都假裝瞧不見。
因為他們就認為匹瑞諾德只是想逃脫審判,而這樣正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匹瑞諾德失蹤了,不是任何一個人提出罷免的,與大家都無關,微妙的平衡仍然可以保持。
只是他們哪裡知道,匹瑞諾德是去偷麥迪文之書,而且還落入了洛薩他們的手中!
所以說,擁有聯盟統帥身份和匹瑞諾德的洛薩,也就成了破局的關鍵。那塊地既然都惦記著,索性就誰也別惦記,拿來吧你!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