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尼布林的效忠,並不是李德在沽名釣譽,而是出於多方考慮。
李德·維克特利,第一身份是人族領主,且領地只有1000人口。如果接受了這2000巨魔的投效,他該算是什麼?一個人族巨魔酋長?
要知道,在東部王國大陸,巨魔和人族王國有著以千年為單位的宿怨。如果李德變成了“巨魔酋長”,這也就等於自絕於人族王國。
那些腦子裡住著軟泥怪的貴族們,可分不清森林巨魔和沙地巨魔的區別。短時間內,李德還沒有自絕於人族王國的打算。
除了這些虛的以外,還有李德出於自身實力的考量。
塔納利斯的絕對多數是巨魔,人族的人口只有巨魔的十分一,以少數統治多數是件危險的事。結局一般不是被推翻就是被同化。
李德不想被推翻,也不打算跟著一起吃人肉。
所以,李德才設計出這樣一個三族同盟的格局。
雖然在名義上,三方勢力是合作伙伴平等關係。但實際上盟友之間,總是要有個高低上下的。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發展,到底是誰在說了算大家心裡都有數。
那天的晚上,李德、諾格弗格、尼布林三人整整談了一夜。第二天,一部由三族語言寫成的政令就出現在了領地和加基森中:
建立一座學院,學習對方的語言;巨魔建立一支300人由女人孩子組成的隊伍,在人類領地學習勞動生產;巨魔建立一支500人由青壯年組成的隊伍,跟隨李德開展練兵運動;剩餘所有巨魔參與開發工程;加基森擴建至現有的5倍;全體巨魔皈依“沙漠之神”。
而這只是一個大體的章程,在每條政令之下還有許多細則,比如巨魔皈依“沙漠之神”後,需要遵守新的教義,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許食人。
諸如此類的細則有很多都是要循序漸進推廣,在此先不贅述。
大而化之的說,巨魔被一分為三。跟隨李德的新軍由尼布林帶領,安格嘎古做他的副官;加基森施工隊由特魯努克帶領;至於最後一個在領地內的勞動生產分隊,是由一名叫做維蕾薩的年輕女巨魔帶領。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中,李德帶領著500巨魔、100人族,在沙漠之中來去如風的清理危險生物、伏擊烏克茲的手下。李德教導尼布林成為一名合格的指揮官,並傳授了他小股部隊襲擾作戰的精髓。
除此之外,在個人武力上,李德倒沒有什麼可以教的。尼布林按照巨魔的傳統,走上了暗影薩滿的道路,通俗的說也就是暗影獵手。
暗影獵手之道,尼布林有自己的傳承,需要他在不斷的戰鬥中成長。李德教他的,正是如何在弱小的時候活下來,順利的成長為強大的暗影獵手。
兩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領地中參與生產的巨魔們,開始習慣了透過勞動生產,而不是靠搶掠填飽肚子的生活。
作為艾澤拉斯的原生種族,巨魔其實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種族,這也就是李德為什麼願意與巨魔合作:
最起碼巨魔還算是透過自然演化而生的物種,他們既沒有泰坦造物帶著宿命被生造出來的一根筋,也沒有古神造物帶著原罪降生的扭曲。遍觀從古至今巨魔的歷史,目的都無外乎是最純粹的生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巨魔沒有自己的問題,巨魔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個:
古老的歷史,讓他們幾乎與所有其他種族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發生過戰爭;和對宗教信仰的極度渴望到良莠不齊的程度。
李德無意改變所有的巨魔,只要能夠改變塔納利斯的沙地巨魔,幫助他平穩發展,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這兩個月的時間,你學的很快,現在的你可以獨當一面,去奪回你的城市了。”
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李德差不多掌握了巨魔常用語,不需要翻譯也能夠與尼布林交談了。
“謝謝您,老師,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很奇妙的一幕,人族用巨魔語交流,巨魔卻用通用語回應。經過兩個月的相處,尼布林對李德也改變了稱呼,由“大祭司”變成了“老師”。
如果說之前尼布林對李德只是尊敬和感激的話,那麼現在他就是完全的折服,發自內心的將李德視為引路人。
“從今天開始,你將獨自帶領這支部隊,記住我教給你的。”
尼布林下意識的雙腿並直,這兩個月以來他的腰也直了起來。
“化整為零,積少成多!”
李德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這支新部隊只有500人,但是李德相信他們足以重新奪回祖爾法拉克:
大多數人永遠是沉默的,現在的祖爾法拉克中的七千多巨魔,不可能所有人都被烏克茲拉上戰場。
隨著安圖蘇爾、祖穆拉恩的敗亡,尼布林不僅沒有死於詛咒,反而還拉起了一支精銳部隊,不停的襲擾著祖爾法拉克的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