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把這臺具有特殊意義機器定名為“珍妮機”,指派工程學院在此基礎上研製新型紡紗機。
做完這些之後,李德本想趁夜去拜訪一下塔克希羅。但是想到時間有些晚了,老巨魔一路舟車勞頓也需要休息。
這才在第二天邀請塔蘭吉和塔克希羅,一同參加了瀚海都護的例行會議。在會後,哈迦德立刻著手組建一支三十人左右的劇團。
這其中有二十人是人族,他們幾乎全都在暴風城時,就接觸過文藝演出,或者是文藝愛好者,剩下的十人中,有七人是擅長講神話故事的巨魔,還有三人是擅長製造焰火的地精。
這樣的一支劇團,再加上從修道院中挑選出來的十幾人,就成了歷史學院的第一期學員。接受李德和塔克希羅的教導。
用來給這些學員講授課程的教材,是李德在贊樞爾史館中,在塔克希羅幫助下,親自整理出的一份簡史。
在這本還不到一百頁的簡史中,主要就記載了幾件大事:上古泰坦守護者、巨魔帝國崛起、暗夜精靈帝國及大分裂、人族索拉丁大帝崛起。
當中有關泰坦守護者的記載,在贊達拉也是屬於史前史,即便是洛阿們也知之甚少,好多內容都是東拼西湊連蒙帶猜,能講出一個通順的故事就好。
至於其他部分,都是古代的贊達拉收錄記載下來的,有著比較可靠的準確性。
其實對於李德這種弄個薄冊子湊合事的行為,塔克希羅一開始是大為不滿的,認為李德太過於實用主義,這樣的一本小冊子明顯就是為了粗淺的歷史科普而服務,並沒有一個研究歷史的態度。
但是在來到塔納利斯,見到了第一期的學員們之後,塔克希羅也就只能認可了李德的做法。這裡的史學基礎太差,完全沒有啃大部頭的環境。
事實上許多學科在草創初期,都是相當淺顯簡陋的。好在從修道院中選拔出來的十幾名學員,文化水平相對要高一些。塔克希羅只希望,這本小冊子可以給他們完成史學啟蒙,引導他們走上真正研究歷史的道路。
塔克希羅屬於外聘的榮譽顧問,留在這裡的時間不會太長,所以他會制定一個周密的教學計劃,親自教導來自修道院的十幾名學員。
而由李德負責教學的劇團,他們的課程就簡單多了。教材上的四部分歷史被粗暴的拆分成了:
[創世紀、守護者的內鬥、提爾之隕];[贊達拉崛起、蟲族肆虐、巨魔的反抗、巨魔帝國];[暗夜精靈誕生、奧術帝國、燃燒軍團入侵、大分裂];[人族起源、索拉丁與阿曼尼、達拉然自立、七國格局],這十五個小部分。
單純的把這十五個小事件給過一遍的話,甚至連兩天的時間都用不上。而在此基礎上,李德有側重的詳細講述幾個事件。
他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很功利的要求劇團在兩週之內,排出三場戲劇。為此李德給劇團的團長威廉提供了相當優厚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排練場地、撥款2000金幣、五十人的臨時演員。
要知道,20000金幣就能買一艘六級戰列艦,這2000金幣可是一筆鉅款,足夠看出李德扶持文藝發展的決心。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德開出了這樣的條件,威廉自然是焚膏繼晷的寫劇本和排練。
歷史題材的戲劇往往比其他題材更有優勢,因為有著具體歷史事件作為創作原形,在故事情節和人物上就能省不少的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只要能寫出精彩的臺詞,再加上合理的節目編排,就有很大機率出現優秀作品。
建立在沙漠之上的瀚海都護娛樂方式又極為匱乏,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齊備的條件下,要是還能搞出翻車的作品,那可就真不是一般的廢物能做到的了。
……
除了劇團這邊,李德最關注的就是軍事物資的生產了。
出兵東部王國的時間定在了一個月之後,出兵人數定為1300人,具體為1000沙地巨魔、150人族、150地精。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瀚海都護的人口限制擺在這裡,1300人已經是保證都護治安的極限。即便是這樣,在這些人中,還有100人屬於勤務兵。
而且能夠出兵還要多虧了有贊達拉這個盟友,除了參戰國的名義以外,贊達拉還提供了十艘橫帆戰艦以及一些軍事物資。
要不是這樣,單憑瀚海都護自己,根本就無力出兵。只能如一開始李德的規劃,等東部王國的戰爭塵埃落定之後,再過去吸收難民。
便是出於這樣的現狀,李德格外注重軍械的生產。出兵人數已然如此少了,那就要保證每個士兵都具有戰鬥力,精兵不用多,一個勝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