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No.204 論事

利用聖旨以退為進,她原本只想得到一個獨立的空間,但現在卻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東西。她瞭解自己的父親,也分析過當前的情況,不論是她父親的個性還是當前不能讓雪千夜走上前臺時機,安撫雪千夜的賞賜都不會直接留給雪千夜,而是會給她。

以她為餌釣住雪千夜,這才是她父皇想看到的。他並不是真心希望雪千夜能成為一方強臣,只是暫時需要他的才能。這樣一來,無論賞賜什麼,落到她身上就是必然。

而她正是需要一個積累力量的機會。

雲唐第一智者嗎,我會做到。

幾乎同一時間,學海內,學主清修的靜室內,雪千夜正與學主對視而坐,學主親自為雪千夜倒了一杯茶。看到學主這個態度,雪千夜感覺今天這茶可能有些不好喝。

倒不是擔心學主會害自己,而是這麼客氣通常意味著之後可能有大麻煩。嗯,當然,肯定不是動武或者武典的事情。

事實上也確實如自己所想,並不是與武相關的事情,而文。儒學開始推廣天下後,學海本來應該高興,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麻煩。那就是人變多了。

沒錯!人多了也是麻煩。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儒家學堂陸續有許多人想進入學海深造。當然,這種事情原本就有,也不今天才發生。關鍵在於,以前人少,這種進來深造的人都是透過各地的主事推薦優秀的學員。

本來儒家只有那麼些人,他們推薦起來也是那麼麻煩,但這一下子人變多,他們推薦起來就變成一個麻煩。因為舉薦的人只有那麼幾個,而其他人也會因此不服。

學主甚至開始擔心以後這種情況是不是會變成公然作弊,推薦一些不合格的學員入學海。雖然現在還沒發生,但學主想防範於未然。但他又不想放棄這些可能的優秀學員,本來之前可以讓下面的人挑選。

但現在人多了,他們挑不過,而增加人又擔心那些增加的人能力不足,又或者信不過。眼前他們甚至不可能公然拒絕這些人,不然馬上就可能傳出學海沽名釣譽的流言。

學主正為這些事情頭痛,看到雪千夜回來親自讓弦主把他帶過來。畢竟這事是雪千夜起的頭,他應該有解決辦法。

聽到雪千夜不禁有微妙的無語。嗯,無語。就這種小事?可仔細想想,好像又很正常。畢竟前世的科舉是唐代才出現,而且還不完善。在此之前人們選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舉薦。

其實上科舉裡的‘舉’字就是舉薦。

因為除了這個辦法,上面的人很少知道下面的人誰有才,誰沒才。他又沒時間一個個去問,所以乾脆下面的人推薦。而就算這個時代有了科舉這東西,各國也沒怎麼重視。大多做官還是用推薦。

這麼一想,學主想不到考試這樣的模式好像也很正常。事實上科舉這東西用得好可以成為通道,用得不好就可能變成禁錮下層思想的毒藥。

這一點看看明清時期就能明白。

不,應該說自唐之後,那片土地上的人武德就一代不如一代。而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的用推薦這種方法。所以無論是江湖還是朝堂,都有無數人為了一個名付出一生。

要說的考試這東西其實算是一個極好的方法,但可惜的是,用它的人總是把它用在錯的地方。

“人多了確實會亂,但你們完全可以設立名額嘛。每年從各個分割槽招收三名最優秀的弟子進入學海,將學海設立成儒家的最高聖地,讓所有心生憧憬。至於最優秀的弟子怎麼評定,可從德、文、武三方入手舉行測試。如此,一來可服眾人之心,二來可為學海補充最傑出的學員。”想了想,雪千夜述說著自己的方法。

其實辦法也很簡單,就是一種另類的科舉制。只不過是用在儒家內,而且除了文武之外,還需要考慮德。德在這個時代更多的說是品質,而不是後世人們口中的道德。

“測試?”

“就如此前,我贏了其他三門方可參與潛龍大會。”

“如此一來若德行不夠,恐會讓其他各部爭相為先,甚至鼓勵他們好勇鬥狠。”學主首先想到了這個辦法的問題。

“所以我才言須德才兼備方可。”

“德才兼備,何其難也。”

“若於數十人中選出一人自然是難上加難,若於萬人選出數十人則易於行之。未來儒家之數何止十萬?學海立頂於點,自然是學德兼優方才可取之。”

聽到雪千夜的話,學主思考片刻,覺得好像也是。人數多的好處在於,有更多的選擇。一百人不好找這種人,一萬人裡肯定能找到那麼幾個。

十萬呢?

“定條行規,此舉倒是有些法家的影子。”想到這裡,學主不禁笑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不用說,法儒從來都不是對立。君子以儒正心,小人以法制行,如此,則國定,而民勉之。”

雖然許多人覺得儒法是對立的學說,但自己從沒這麼認為。相反,兩邊想到補充才能讓各自的學說更加圓滿。

聽到這裡,學主先是一愣,隨之盯著雪千夜看了許久。直到雪千夜感覺有些不對,拿著茶杯掩飾自己的尷尬學主才收回目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