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誠看來,羅彥的動作可以用“古怪”來形容。
對於古武術,這個世界幾乎已經摒除。
更多的是發揮各自的身材長處,講究快狠準和力量,將各種動作融合在一起。
時至今日,帶把式的武術已經難覓蹤影。
顧誠也是從某些殘缺的資料中看到過隻言片語。
羅彥擺出的是八極拳的起手式。
前世的時候,他曾拍過不少動作戲。
當然,大部分都是花架子。
威亞、道具、角度、拍攝技巧之類的,成片的時候看起來熱血沸騰,實則拍的時候都是慢動作。
有一次,卻偏偏遇到個較真的導演。
這位導演常年戴著個墨鏡,對動作的要求非常高——至少比其他導演高。
羅彥飾演的是一個八極拳高手。
現場怎麼都達不到導演的要求,一場戲足足拍了五天。
要不是羅彥影帝的身份,導演差點都要摔墨鏡了。
最後,導演把羅彥帶上,拜訪一位隱世的八極拳高手。
高手已經八十幾歲,收山已久,七十歲的時候改練太極。
用他的話說:“拳怕少壯,再厲害的武術也架不住精力的衰退。更何況八極拳的精義是寸截寸拿、硬打硬開,素有“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威。老人家骨頭脆,肩膀撞一撞就脫臼,腳掌跺一跺都能骨裂,還練個鬼。”
羅彥聽他講得有趣,差點笑出聲來。
每一門的高手,都標榜自己修煉的武術天下正宗,威力無窮,像老人這麼說的少之又少。
但同時也佩服老人的耿直。
導演年輕時曾受教過一段時間,深知老人是個實戰型高手,還參加過戰爭,用八極拳殺過人。
他深信,只有這種人才會真正領略到八極拳的精髓。
羅彥也充滿了興趣,於是送禮送錢,老人笑呵呵地照單全收。
不然怎樣?
高手就不愛錢嗎?
不是有句話,拿人手短嘛,兼之老人又看出羅彥的毅力和天分,於是落力教導。
甚至有些不能外傳的動作,教到興奮的時候也一併傳了。
事後還吩咐羅彥千萬別用出來,不然就會被有關單位約談了。
一個星期後,羅彥正式拜師老人。
這時所學已經完全滿足拍攝要求,但每天放工之後,羅彥仍向老人請教。
由於導演沒劇本,一部電影拍拍停停,足足三年之後才拍完。
羅彥也足足學了三年的八極拳,盡得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