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那位僧人打量了杜江一會,見他不過金剛不壞修為,腳步虛浮,肉身之力渙散,不疑有他,道了一聲佛號,肅然道:“勞煩施主了!”
這下杜江聽清楚了,這位僧人說的也是‘阿彌陀佛’,沒有整出新花樣來。
正欲詢問是否先去昭禪寺掛單,哪裡知道池明一聽有人來接,立馬拋掉了虔誠模樣,帶著一身肥肉跑了過來。
此時的陽光還不算猛烈,周圍氣溫不算太高,池明這一路小跑,額頭卻已見汗,肥大的肚皮跑起來一震一震。
若非事先得知,任杜江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眼前這位就是修成如來法身,號稱‘不動明王’的高僧。
看這模樣,這貨比自己現在還虛,恐怕隨便來個金身都能把他撂倒。
抹了一把大汗,池明氣喘喘道:“普空師兄,你們先去昭禪寺,我跟這位小兄弟先去探探路,給各位師兄師弟打點打點。”
約莫五旬年紀左右的普空,聞聽此言,本就愁眉不展的苦臉,再度黑了一絲。
這位小師弟嘴上說的好聽,實際就是為了去吃喝玩樂,他是什麼性子,整個爛陀寺無人不知。
不過既然入了揚州城,倒也可以稍稍放寬心,真要把池明憋慘了,指不定做出什麼事情來。
有的時候,堵不如疏,這點道理普空還是明白的。
他對著池明點了點頭,示意准許,而後對杜江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不麻煩施主了,還請施主帶領我這位師弟前去。”
若是其他勢力來人,普空也沒這麼容易應允,不過他們此行就是為了給大周武院講經說法,見杜江是武院來人,他也心安理得受了。
一行人順勢入了城,十六名僧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也引來了一群人圍觀。
佛門與道門在民間聲譽都很不錯,這一切都源於每逢人族大難,這兩大流派都有專人出來救世濟民。
直至今日,都沒少施善舉,似杜江前身這種人物,幾乎都受過道門、佛門的接濟,是以對他們觀感不錯。
不過自當今人皇崛起之後,廣設文院、武院,開靈智,正德行,弘武道,普通百姓多多少少都受過一點教育。
倒也不會見到佛門就納頭便拜,多數人還是圍在那裡看個熱鬧。
進城沒多久,普空一行人便與杜江、池明二人分道揚鑣,往昭禪寺趕去,杜江則是帶著池明前往醉仙居。
兩人沿著大道而行,一路上不乏圍觀群眾對著池明指指點點,似是疑惑為什麼會有這麼胖的苦行僧。
池明毫不在意,好奇地打量著這座揚州城,偶爾看見一些小吃攤還會停下買上一點。
此時的池明,左手拿著幾個‘三丁包子’,右手拿著一個‘蟹殼黃’,吃得滿嘴流油,眉開眼笑。
一邊吃還一邊嘟囔道:“不錯,不錯,揚州小吃果然名不虛傳!”
“這三丁包子食不粘牙,鬆軟鮮美,鹹中帶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膩,好吃,好吃。”
看著吃得津津有味的池明,杜江肚裡饞蟲也被勾引了起來,池明吃東西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不是為了填飽肚子。
杜江可不一樣,他還是肉身境,並沒有斷了煙火,況且清晨為了凝練三大竅穴,氣血虧空,正是飢餓難耐之時。
強忍著肚中飢火,杜江特意問道:“還未請教高僧大名?”
池明隨口答道:“你難道不認識我?我就是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