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如來法身帶來的昂揚生機,陳老壽命得以延續。
這也算了解了杜江一樁心事。
此時他與池明正行走在揚州街頭,商討著何時赴京。
“八月初八,迎公王,傳聞是瑤池大會舉辦的日期,人皇將此日定為科舉日,是將天下士子譽為各路神仙,共襄盛會。”
“一些沿海州府也稱‘耍海節’、‘繞海會’,如今是六月二十五,距離科舉尚有一月之餘,時間上倒是寬裕。”
池明並非尋常士子,武道超凡,並不需要提前赴京準備多時,哪怕他當天赴考,也無不可。
雷劫境,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不可等閒視之。
杜江邊走邊說:“可惜我身無功名,無法參加科舉,待到三年之後,恐怕我不再需要科舉。”
大周皇朝的科舉,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參加。
上至百歲老翁,下至幼兒婦孺,只要你有本事,能夠取得舉人功名,都可以參加科舉。
若是參加武舉,則更是百花齊放,就算二百歲的通神,亦有不少,唯獨人仙以上,從未在考場之上出現過。
杜江這番話,就是表明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後,突破人仙,成就更高的境界。
池明笑道:“通神便可破格提升為舉人,杜兄......”
話未說完,池明便反應過來,杜江也不是通神,而是金剛不壞,只是實力強絕,池明下意識認為他是通神。
但他依舊不以為意,繼續說道:“以杜兄實力,破格參加科舉也非難事,武舉看的是實力,並非境界。”
搖了搖頭,杜江說道:“以大師修為都難以奪得武狀元桂冠,杜某上去,只怕也是丟人現眼。”
“並非一定要成為武狀元,以杜兄實力,必定可以在會試,甚至是殿試之上一鳴驚人。
便是貧僧也是衝著揚名而去,並非完全為了武狀元之名。”池明繼續勸解,想讓杜江跟他一起參加科舉。
“這個......再說吧。”想起鄭秋荷臨走時所說,杜江隱約覺得這趟京都之行,並不是一片坦途。
正在此時,一片叫好聲傳來。
“好!”
“好!”
“小哥耍得漂亮。”
“再來一手,再來一手。”
兩人舉目望去,只見前方剛好處在三岔口上,街道側一棵老樹之下,圍著一群吃瓜群眾,內裡還有一個走江湖賣藝之人。
“是他?”杜江略顯詫異。
“杜兄認識?”
“有過數面之交,左右也是無事,大師一起欣賞欣賞?”
“正有此意!”池明也有點好奇,這些江湖把戲他小時候非常喜歡,長大之後修為日漸深厚,反而失了以往樂趣。
只見場中那位男子身材異常高大,赤著胳膊,在眾人喝彩之下,再度拿起一根細長銀針。
說是針,其實也有一尺長短,竹籤粗細,此刻被他右手兩指捏住。
先是朝著各位鞠了一躬,隨後說道:“諸位看官,看好了,銀針穿舌。”
說完他紮了一個馬步,渾身筋骨湧動,裸露的胸膛之上條條青筋顯現。
抬起頭顱,嘴巴張開,舌頭伸了出來,隨後他將右手那根銀針從上至下,緩緩從柔軟的舌頭之中穿了過去。
銀針過半,穩穩當當插在舌頭之上,男子鬆開雙手,朝著圍觀群眾轉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