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進京前(一)

時悠悠,彈指就到了臘月初二這天。

隆冬季節,空氣寒冷,大地一片枯黃,充滿著蕭瑟之感。

然而,在睢州郊外的新建的黃河改道河堤上,卻依舊熱火朝天。

近十萬人搬石擰錘挖土砌石,人來人往,喊著各種各樣的號子,人聲鼎沸。

土塵裊繞,隨風飄揚。

周潤澤下意識的吹了吹鼻端上的灰塵,繼續聽州判陳秉德解說黃河改道工程的具體情況。

“按現在這個進度,預計明年三月份就可以完工。”陳秉德說道。

周潤澤揹著手,看著異常忙碌的工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明年三月份,他是不會在睢州了。

前幾天,駱博傑已經給他來了信,叮囑他年底回京前一定要將睢州的各項事務安排妥當。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周潤澤今年回京述職之後,至少會官升兩級,甚至三級,具體升任何職,駱博傑並沒有透露,只說等他回京後就知道了。

也就是說,他現在呆在睢州的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在睢州奮鬥了大半年,雖說時間短暫,周潤澤卻也有些捨不得離開。

這地方說是他事業的起點也不為過。

不說貪了多少錢,只說他將心中的各種想法一一實現,並且還解決了近八十萬百姓的生計問題,這都足以讓他感到自豪,讓他心中充滿成就感。

同時,在今後他為官的履歷上,在睢州做出的各種政績,也將伴隨著他一生,成為他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河堤上考查,周潤澤不止是看工程的進度,同時也看了在這裡幹活的百姓的生活情況。

一片片竹屋整整齊齊的坐落在沿河兩岸岸邊,形成了一個個小村落。

如今新河還未通水,來往方便,等以後通水後,這些百姓都將就近落戶,成為兩岸土地的耕耘者,繼續為朝廷效力。

因睢州近半的土地都是周潤澤的,特別是新河兩岸的土地,基本都是他的,所以也是在為他效力。

陳秉德道:“得益於州衙物資儲備豐富充足,百姓們不但能吃飽飯,而且還穿得暖和,住得乾淨,這都是大人的功勞。”

對此,周潤澤沒有絲毫謙虛,這是他的政績,他也用不著往外推。

他對陪同考查的張良清語重心長道:“明年開春之前,各鄉的學塾就要正常開課了,這方面你要多盯一些,不管是睢州本地的,還是那些流民,都要一視同仁。”

“總之一句話,只要他們在睢州落戶,不管他們今後從事何種職業,種地也好,務工也罷,他們的孩子都可以進入官辦的學塾就讀啟蒙。”

以往鄉下的學塾官辦的少,私塾較多。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