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接到了拍攝地打來的電話,愣了好一會,消化完畢,準備和二人解釋。
“怎麼了?”林秋雨轉過頭:“不會是不拍了吧?”
“當然不是。”編劇也是哭笑不得:“有幾個粉絲,透過找到了咱們拍攝地,昨晚上在那露營。”
“哇,這麼厲害。”林秋雨驚訝道:“不是,節目都沒播出,怎麼找到的,我們一路過來,都是飛機,車的換著。”
“具體沒說,來了六個人。”
“然後呢?”
“然後,鄭文老師邀請他們加入了節目,也就是說,這一期,一共有八位嘉賓。”
就連極少參加綜藝的董瑞清都懵了,哈,八個人。
“兩位老師放心,”看到他們的臉色有些變幻,編劇連忙解釋:“肯定是以二位為主,路導說了,觀眾過來是意外,趕走也不好,花了一天的時間,相當不容易。
主要是讓他們體驗體驗。”
“哈哈哈!”林秋雨大笑:“你是不是以為董導生氣了?
不可能,我猜,董導現在是如釋重負。”
董瑞清笑著說道:“是啊,我對於出演綜藝,一直都有很大的負擔,現在要是說不能錄,我立刻開心的打道回府。”
“不會吧,董導您的訪談我看過呀。”編劇不是新人,否則也不會來接他倆,採訪可以說是基本,主持人們的問題都是由自己來寫的:“挺不錯的。”
“那是訪談,和真人秀也沒什麼關係,我現在都很慌。”董瑞清沒有在開玩笑:“你說有六個人幫忙,挺好的。”
“哎,是不是有點觀眾同遊的意思?”林秋雨問道。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編劇實話實說:“不過,好像有兩位去挑農家肥了。”
“哈哈哈哈。”林秋雨笑點一直都不高:“我們過去,是不是不用幹活。”
看到兩位能理解,編劇鬆了口氣,一邊聊,一邊把這兒的情況彙報大本營。
並不是所有藝人都這麼通情達理。
請嘉賓,是很有講究的。
一般而言,都會搞清楚嘉賓之間有沒有恩怨,正常電視臺不會搞事情,明知道A和B之間不對付,節目裡便不會出現二人同臺的情況,否則,鬧出問題,誰都沒法解決。
再者,上節目無非兩種情況。
第一,就是現在,林秋雨帶著導演過來,宣傳節目。
和主持人聊一聊,做做遊戲,然後找到合適的時機,“自然”地說出要播出的劇。
第二,是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請一些嘉賓過來參與,餘溫就是這一類嘉賓。
不管哪一種,作為參與者,肯定不希望人特別多。
因為節目的時長是固定的。
一期九十分鐘,要是十個人,一人也就九分鐘,還得看效果而定。
也許自己覺得說了不少,可實際播出,被剪光了。
這點不能埋怨,不好笑,或者沒啥意義,便沒了存在的價值。
要換做別人,說好了是兩位嘉賓,結果一下子多了六個,還是路人粉絲。
翻臉都不奇怪,關注度被搶了嘛,和說好的不一樣,有充分的理由抗爭。
只不過,今天的兩位脾氣都好,覺得關係不大。
再說了,林秋雨不是第一次和鄭文認識,之前也拍過。
如今,想上他的節目,真得排隊。
一點點意外,笑笑就好,當真,指不定誰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