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放聽力了,放完第一道題,陳知壑心裡就有數了。
錄音機裡的每句話他都聽得清清楚楚,做起題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第一節課過去了,到第二節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還在埋頭看著試卷,手裡的筆時不時的寫著什麼。
除了陳知壑。
他自己也有些驚訝,一個小時,他居然就做完了?
仔細又檢查了一遍,除了單項選擇有幾個關於時態的題他沒有把握之外,其他的他都覺得有把握是對的。
陳知壑提前交卷了。
因為他太餓了,早飯肯定沒吃,昨天晚上不知道有沒有吃。他都覺得做題做那麼快是因為餓的。
起身交卷,很多人抬頭看了一眼,繼續做題。陳知壑很普通,長相不算帥,成績也很普通,這樣的人往往最沒有存在感。
只有林青璇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這個同桌,才一個寒假沒見,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陳知壑低聲和英語老師解釋了原因,身體不舒服,感冒了,需要去醫務室看看。
老師看陳知壑臉色有些蒼白,又看看了寫滿的試卷,點了點頭。
走出教室,直奔食堂。
食堂這會兒應該開了,就是不知道飯做好沒。
他覺得他需要規劃一下,剛剛的英語考試給了他一點信心。
陳知壑是復讀生一年才考上江城大學的,他參加過兩次高考。第一次高考,他勉強剛過一本線。
高中的時候,他最差的是英語,一直拖後腿,第二次高考的時候超常發揮才考了個110分。這也是他能考上江城大學的關鍵。
數學一直都不算差,第一次高考就有120多分,第二年高考更是高達145,除了壓軸題最後一問步驟沒寫對,他也不知道哪裡扣了分。
語文中規中矩,兩次差不多,120以上,130分以下,不算高,也絕對不低。語文這東西,平時積累最重要,除了需要背誦的古詩詞默寫,全靠平時積累。
文綜是他的唯一的強項,尤其是地理和歷史。復讀時候的水平更是有了質的提升,那一年確實下了功夫,他至今還記得古代史課本上元朝的地圖在100頁,當時差不多都能背下來。即使是第一次高考,他也考了班上第三名。
一邊走一邊想著,陳知壑走到了食堂。
來到打飯的視窗,伙食還不錯,除了土豆白菜粉條,居然還有紅燒魚。
要了一份魚,加上炒土豆片,食堂阿姨也沒說什麼,咔咔幾勺然後就把餐盤遞給了陳知壑。
……
太餓了。
隨便找了一個位置,陳知壑坐下就開始吃飯。
年輕的身體急需營養的補充,尤其是高三,一頓不吃餓得慌的感覺是三十歲時的身體感受不到的。
吃完飯,終於有點活過來的感覺了。
走出食堂,陽光刺眼,但是並未來帶多少溫暖,畢竟還未出正月,春天還遠著呢。
按照習慣,每年五一到十一才有午睡。現在估計只能回教室趴著眯一會兒了。
陳知壑毫無睡意。
他覺得他需要好好規劃一下,把眼前的這道坎先邁過去。
突然,他想起一句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