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給每家的糧食,肯定比不上一個孩子的吃穿。
“第一批免費學員,城中四到十歲的孩子,暫定學習期三年,吃穿都是我承擔。十歲以上的孩子,想要進入學堂也可以,不需要學費,只要家人對荒城有貢獻,但吃穿要你們自己承擔。等以後荒城發展越好,我會進行相應的調整,我的願望是人人能吃飽穿暖,所有孩子都能識字讀書,有個開心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
“荒城將會有一套新的貢獻制度,之後會安排人傳達給你們,想要生活更好,那就一起努力建設荒城。”
“從今天開始,三天的時間,請有四到十歲孩子的家庭,帶著孩子來城主府報名登記,過期資格取消,三天之後開始為孩子們建設學堂。”
“好了,我宣佈完,有想要了解詳細政策的人,可以詢問城主府的官員。”
楊天說完,下了高架。
主要的事情說了,具體操作,不是他一個人能辦的事。
百姓太多,文華之氣不夠支撐他宣佈所有細節。
後面還會安排士兵,一個片區一個片區的講解,務必讓每個家庭都清楚,荒城只有一萬多戶而已,較為容易。
楊天消失。
百姓們議論紛紛,沒有立即離開。
他們為之前的質疑,感到羞愧。
還以為新城主有不良企圖,福利只是幌子呢。
沒想到,
新城主太捨得了。
建學堂,承擔孩子的吃穿,需要的花費可不少。
孩子識字讀書,在荒城這種環境中,真的有必要嗎?
他們看不到太遠,因為不會知道楊天要發展荒城的決心,等荒城發展起來,孩子們就有用武之地了。
這一舉措,讓楊天的威望,再次上漲。
很多靠前的百姓,找官員瞭解政策。
沒人不想過好的生活。
以前沒機會,現在似乎有希望,至少看上去,新城主比以前的幾任城主要靠譜一點。
聽說,新城主是冠軍侯之後。
冠軍侯世代威名,哪怕荒城的百姓訊息閉塞,卻也有了解。
他們不管冠軍侯發生了什麼,覺得冠軍侯的後代差不了。
……
每個人想法不同,面對荒城這種情況,規劃各有差異。
楊天選擇從孩子入手。
第一步算是邁出去,想要有成果還不知道什麼時候。
他的規劃,可不僅僅是孩子從小教育的問題。
以孩子為核心,一步步激發百姓們的動力。
荒城太荒廢,楊天會以建造學堂為中心,整頓城中的環境衛生,清除廢墟。
用蠻獸吸引行商過來,讓他們看到荒城在改變,給外界一個訊號。
他沒有選擇用這批資源,增強士兵的戰力,是因為荒城人口有限,不可能增加太多的兵力,而士兵實力的提升,不是一下子就能速成。
有他在,
除非還來幾次前天那種規模的攻城戰,
不然荒城不會被滅,兵力暫時勉強夠用。
想辦法找到長足的資源,吸引行商往來,恢復一定的經濟貿易,才有可能讓荒城的人口增加,到時候才是增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