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5章、寧妃家事

然而,他的名聲壞了,不會有人找他做先生、買字畫、當管家。

驅逐出族,就代表還失去了族內的土地,他想種地都沒辦法。

因此,大家推測蕭樂章是挽尊自殺,臨死為妻兒謀一條生路,是十分合理的。

“嗯,兩人皆是上吊,又有各自的字跡書信作證,當年還沒仵作參與調查,讓我去查檢屍骨,能查到什麼情況,我也不能保證。”陳鳶不是很樂觀。

雖說一些案件裡,會有偽造筆跡的情況發生。

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那麼常見。

偽造上吊死亡的手法也很多,若是新死屍體,很好在肉身上看出端倪。

現在九年過去了,像盛老太爺燒死的那兩具屍骨還能保留皮肉的情況,在嶺南這種溼潤悶熱的整體環境下很難再複製。

多半肉身已腐,只剩骸骨。

反正壞話說在前頭,總是沒錯的。

“陳仵作過謙了,其實事情遠遠沒結束,這還只是個開始。”

“……”

陳鳶很想說,大人你直接把卷宗給我自己看吧,您這說話大喘氣兒的模式,真是吊足了胃口。

“蕭樂章投繯後,蕭氏族人最終還是沒有欺負孤兒寡母,讓他們留在了族中。只是失去了頂樑柱,田地被收回,一家三口只能靠寧妃母親李氏織布維持。”

古代手工織布很慢。

不幹農活家務,一心織布,一天才得一米。

一匹布十三四米,那就是說,十幾天才能得一匹布。

尋常百姓也只能種植苧麻、亞麻這些植物來織粗布,用棉花織布的成本也挺高。

更別說綾羅綢緞的絲線也更貴,只能去布莊領線回來加工,賺個加工費。

陳鳶都能想到只靠李氏一人養家,失去土地的一家三口生活過得多艱難了。

封得林又道,“據寧妃回憶,她母親不信父親會做出不顧倫常的事,時常私下調查,一日,李氏終於一抹笑容,告訴寧妃她查到了一些線索,就快能給蕭樂章翻案了。”

“已十二歲的寧妃也很開心,哪知沒開心兩日,李氏便被發現溺死在了魚塘裡。”

“就這樣,寧妃和弟弟失去了父母,蕭氏一族也不至於狠心得讓兩個孩子吃不飽飯,對兩人多有照拂,並破例重新讓蕭彬進了族學。”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陳鳶只能感嘆一聲,“還好寧妃娘娘吉人自有天象,苦盡甘來。”

封得林似是很享受陳鳶判斷失誤的表情,“非也,寧妃娘娘的弟弟進族學半年後,也死了,據寧妃娘娘說,弟弟也沒放棄追查爹孃死亡的真相。”

“……”

所以寧妃娘娘都死了,只剩了她一個。

這在古言裡,她妥妥女主命。

更別說,她已經入宮,十分附和古言宮鬥。

陳鳶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穿進了什麼以寧妃為女主的宮鬥裡當路人了。

不過,這樣的想法也只是一瞬,古代生產力不行,嶺南更是條件艱苦,飽受匪亂和倭寇偷襲,失去雙親的孤兒其實很多。

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