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玉皇大天尊說起最初的往事,四御大帝君也是頗為感慨,當初最先是紫微大帝和勾陳大帝率領周天星君輔佐玉皇大天尊登位,後來南極長生大帝功德圓滿飛登天庭,成為了第三位玉皇大天尊的左膀右臂。
而後土皇地祗則是共工族人,後來共工戰敗,怒撞不周山而死,導致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河之水傾入人間,禍害眾生,以致觸犯了天條。
后土則是在這種局面之下,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與女媧娘娘一起修補天地。
世人只知女媧娘娘補天,其實不知后土娘娘修補大地,正因如此,后土娘娘才成為主掌一切大地的尊神,並以此功德成為天庭第四御: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
隨著玉皇大天尊的講述,一個自東皇太一隕落後,新一代天庭的艱難歷程極其清晰地展現在了方鑑和所有天庭眾神的腦海中。
除了四御大帝君以外,天庭此後的大部分帝君、神仙都是由玉皇大天尊主動或求賢、或培養、或發掘、提拔出來的。
東王公、西王母、九天玄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五方五老、三官大帝、文昌帝君、北極四聖真君等等等
包括哪些天庭有名的神仙天將,也都是玉皇大天尊一手培養擢拔起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玉皇大天尊,天庭永遠都是那個道佛隨便都可以踹一腳的‘仙界小朝廷’。
說到最後,玉皇大天尊看向了方鑑,“貧道最後為天庭擢拔的一個大賢,就是鴻清帝君。”
聽到這話,方鑑鼻頭一酸,差點就哭了出來,但好在他的道行已經足以讓他壓制一切情緒,當即躬身拜道:“臣方鑑感念大天尊慧眼擢拔,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玉皇大天尊擺了擺手,笑道:“莫說什麼永世不忘,方鑑,你需知曉,貧道出生於下界貧寒之家,自記事以來未曾飽餐過一頓,然儘管如此,貧道依舊心懷善念,無論大事小事,只要能為善貧道便身體力行,盡全力而為之。貧道苦歷大劫1750,每劫該有12萬9千6百年。小劫10萬零3200,每劫該有三百六十年。每歷一大劫行一千八百萬大善,每歷一小劫行七千二百小善,方得證此無極大道。”
“貧道如今在大天尊位之上功德圓滿,正該往求上境至道,證大自在、大逍遙,諸位仙卿何必阻攔?”玉皇大天尊言道。
此話一出,方鑑明白大天尊去位之事大勢已定,再難更改,想到這裡他心情很複雜,早知道就不那麼快集齊封神榜了。
隨後,玉皇大天尊又道:“封神榜即已出世,貧道亦將去大天尊之位,新任大天尊已經歷劫完畢,但還需過一段時間才能飛登天庭,建極登位。”
說到這裡,玉皇大天尊抬手朝封神榜一點,隨後只見那封神榜立刻神光大放,緩緩展開,照亮了整個凌霄寶殿。
“眾仙卿請看。”玉皇大天尊指著展開的封神榜道:“這就是日後執掌天庭及現世三界一切權柄之寶。”
眾人抬頭看去,只見那展開的封神榜上神光燦燦,玄光徹徹,但神位只有兩級劃分。
第一級是‘尊神’,第二級是‘正神’。
看到這兩級劃分,方鑑頓時一懵,只有尊神和正神這兩級劃分,那自己設定的那個‘天神’不就是多餘的?
同時方鑑再往上看去,發現無論是尊神還是正神,上面都是空空如也,並無任何名字在榜上。
這時玉皇大天尊開口言道:“方鑑,將天道寶籙取出來。”
方鑑聞言,立刻將天道寶籙從元神中取了出來,然後雙手捧住。
少時那天道寶籙立時飛起,然後在玉皇大天尊的偉力之下被送入了封神榜內。
隨著天道寶籙飛封神榜,天道寶籙立刻被封神榜所融合,隨後封神榜玄光大放,正式成為了主宰現世三界一切權柄的至寶。
下一刻,玉皇大天尊再次言道:“今後入封神榜者為‘神’,未入封神榜者為‘仙’。封神榜寄託天道,凡入封神榜上有名之神,元神寄託封神榜,封神榜不滅,元神不滅。”
“然,一旦位列封神榜,雖可執掌三界權柄,但卻再無法自行修煉。”玉皇大天尊說道。
此言一出,凌霄寶殿內盡皆悚然,不能自行修煉?那這不就是等於被鎮壓在封神榜內了嗎?
但玉皇大天尊緊接著說道:“名列封神榜內雖無法修煉,但每次功德圓滿之際,天道便將透過封神榜直接提升其道行修為。譬如金仙正神若功德圓滿,便可被天道直接提升為‘太乙金仙’,太乙金仙正神若功德圓滿,則可被天道直接提升為‘大羅金仙’。大羅金仙若功德圓滿,則可被天道直接提升為‘混元無極大羅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