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朱安對姚廣孝的重視

姚廣孝年少好學,擅長作詩。他與王賓、高啟、楊孟載是好友。宋濂、蘇伯衡也都推舉他。

黃子澄會試第一,曾經又是翰林院的編修,這些個頂尖文人圈子,自然也是熟得很。

甚至於削藩這個事情,黃子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姚廣孝的影響。

姚廣孝知道,這天下不亂,他就沒有造反的土壤。

精通陰陽術數的他,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推算出了朱標壽數。

說這些比較玄乎,但是即便是在朱標薨後,他也是有足夠的時間來謀劃的。

從洪武二十年九月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至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

這其中可是足足有六年的時間。

作為一個和尚,他並不需要像朱棣一樣,被困在藩地無法出來。

因為朱棣作為皇子的緣故,錦衣衛也不會太過於監視。

這就給了姚廣孝發揮的餘地。

朱允炆在即位後,黃子澄第一時間就與朱允炆談論削藩的事。

因為黃子澄是最早跟隨朱允炆的,所以在朱允炆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

哪怕是朱元璋臨終授命的齊泰,在朱允炆心中都要降一個檔次。

削藩的事,齊泰提出,第一個削的就是朱棣,眾多藩王中就朱棣最強,把他給幹下去了,其他的不足為慮。

顯然,朱允炆要是接受了齊泰的建議,那就沒朱棣什麼事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作為陰陽家的姚廣孝,怎麼可能沒有防備。

削藩的事,甚至於細節,姚廣孝早就和黃子澄詳談多次,埋下伏筆。

果然,黃子澄認為,應該認為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

現在想要問罪,應該先從周王開始。周王是燕王的母弟,削周是剪除燕王的手足。

即便如此,現在的朱棣也是沒有任何勝算的,不然也用不著裝瘋賣傻了。

最為關鍵的一步來了。

被後世戲稱的‘大明戰神’李景隆登場。

早前朱允炆派老將耿炳文討伐,可耿炳文這名老將,並不是擅長攻堅,而是善於守成。

朱元璋認為現在的大明已經穩固了,立下一些不徵之國後,那些能戰善戰的將領就沒啥用了,乾脆一鼓作氣都給帶下去。

而朱棣,作為塞王,長期和蒙古人對戰,軍事天賦極高,對此對上,耿炳文初戰告敗。

李景隆是明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