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世界第一的大明水師

朱棣時期,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其總規模相當於十個西班牙無敵艦隊。

從元末朱元璋渡江戰役和鄱陽湖水戰開始,到鄭成功收復臺灣,明朝立國近三百年,明朝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

可惜大明向來重陸戰輕水戰,加上朱元璋後來列下一堆不徵之國,因此明朝水師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其光輝也就因此而淹沒了。

不過現在,朱元璋在大孫朱安的引誘和說服下,已然是對海外起了心思。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朱元璋心中知道,自己大孫嚮往海外。

以他對大孫瞭解,估摸著自己駕崩後,這娃指定自己就帶人去跟倭國幹架了。

“趁著咱身子骨還硬朗,就讓咱幫著大孫一起幹吧。”

“沒辦法,誰叫朱安是咱最疼的心肝寶貝呢。”

朱元璋心中便是如此考慮,看著六部尚書都有些激動的神情,朱元璋心中感嘆一句‘軍心可用’。

而後便轉過話題說道:“這高產作物的事,雖是工部的事情,以沈溍為主。”

“但在推廣方面,你們幾個都是要出力的,相互幫襯著,把這個事辦好,這是關乎到咱大明百姓吃食的問題,誰要是懈怠,可別怪咱翻臉。”

面對朱元璋的訓斥,工部尚書沈溍,兵部尚書茹瑺,戶部尚書趙勉,吏部尚書詹徽,紛紛躬身說道:“臣必不負陛下所託。”

雖說是六部尚書,實際上目前只有五個人。

其中禮部尚書,洪武二十年由李原擔任,洪武二十三年被調走後,至今一直空缺著。

在拿到朱元璋傳遞過來的資料後,各部尚書在御書房,就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來。

如何種植,在哪裡種植,稅收如何,鼓勵百姓等等諸多條目。

在朱安那邊,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放在朝堂上,於大明各地,自然處處都要深究。

其中有一個共識,哪怕是推廣這些高產作物,也是要在保障水稻種植的情況下。

畢竟水稻才是大明目前的根基糧食。

顯然大臣的心情,都是非常的激動,哪怕之前有些清淡的四菜一湯,一個個吃起來也是狼吞虎嚥。

反正禮部尚書也不在,大家也懶得顧忌太多禮儀,趕緊吃完,接著研究。

這一研究,時間飛快,其中朱元璋也是時不時的插入進來,一同探討。

很快時間就到了半夜,但大家的熱情,依舊是無法停下來。

蔣瓛本來想跟陛下說聲早日休息,保重龍體,可看到如今這君臣一體,和和睦睦的情況。

最後話還是收了回去。

這等場景,他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看見過了。

只是各位尚書在這裡討論得興高采烈,幾乎是秉燭夜談。

可各個尚書的家裡人,卻是哭得撕心裂肺。

都大半夜了,還沒回來,恐怕不是被陛下給處死了吧。

相互之間打探訊息,發現其他尚書也是去了皇宮沒了蹤影。

這下子更是人心惶惶。

莫不是有什麼大事讓陛下盛怒,把所有尚書一併給賜死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