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均走過這略有些破舊的路,忽然想起當年自己曾經在這裡見過那三位還不是老人的老人。
文成皇帝走在中間,韓柏寂和高泓安分別走在兩側,而他和平帝則走在三人的身後。
那時還是孩子的沈均,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現在的他居然會在這裡,以一種自己從未想到過的身份出現在這裡。
沈均有一個足以讓人不敢動他,卻又不為世人所知曉的身份。
他其實是文成皇帝的養子,這其實是個很可笑的身份。但是確實就是,因為當年那場盧陽之變後,從盧陽出逃的孩子,遇見了一對年輕的夫婦。
那孩子後來成為了那對夫婦的養子,那孩子就是沈均,那對夫婦就是後來文成皇帝和寧安皇后。
沈均從文成登基之後就在宮裡生活,只是知道這些的人很少,只有一些宮中的老人。
就連朝中多年的老臣都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存在,雖然文成皇帝是他的養父,但是沈均在得知他是皇帝后,就再也沒有叫過他父親。
沈均以前最喜歡的事,就是在宮裡四處跑。一會去皇帝的御書房前看看,一會去皇后的宮中坐坐。
在文成皇帝眼裡,那時除了太子和其中少數幾個皇子,沈均是其中最聰明的。而且又因為沈均是盧陽遺民的原因,文成皇帝對他的寵愛其實比那些皇子還要深。
雖然後來出了宮,去了軍營,但是沈均還是會有時回宮裡幾次。
文成帝很少罵過他,只有一次罵的最慘,就是沈均參加了那次青沙河戰役後。沈均受了很重的傷,但是那次卻也成為大臨對南邊越國少數幾次大勝戰役之一。
本來沈均那次只能夠升個伯爵,但是在文成帝的操縱下,沈均獲封了定野侯。
文成帝也將他留在京中,並且在靖天司上任司正死後,給予了他一個靖天司司正的的特殊職位。
沈均突然對著文成皇帝陵的方向鞠了一躬,又向著黔陵的方向鞠了一躬,最後又向著長安南邊的某個地方鞠了一躬。
沈均知道,那位在最後一次進宮時,向文成皇帝的陵墓鞠了一躬,向黔陵那邊行了抱拳之禮。
只是那時的高泓安不知道韓柏寂的死,而今在這裡的他則是知道的。
沈均走向宮城的門口,他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但是他必須抗。
他要試試,好讓多年後接過這個擔子的人,能夠輕一些,他這個做老師的愧疚也能少一些。那位在天上的少年的先生,也能夠少些愧疚。
沈均走出宮城,看到宮城城門外某個陰暗的角落,輕笑一聲,然後繼續向前走去。
在城中和故友交談完的王少躍,去到了聚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