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二章 最是人間留不住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流入此方天下,上古未嘗有也。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後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

夫子曰:“敬鬼神而遠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 豈不快哉! 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鑑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沈均當時很好奇,那麼長的內容,高泓安是怎麼背下來的。而後在王少躍回來後的某一天,沈均問過王少躍這篇文章,結果王少躍也背了下來,沈均當時嘴角忍不住地抽搐。

沈均也是在高泓安說過之後開始不喜歡佛的,他沒有見到過任何僧人,可是在那之後,他就不在喜歡那些佛法。

他知道這可能是他自身的侷限,但是他沒有那麼想做些改變,所以這些年來,靖天司一直在控制著那些來自南唐的僧人。

沈均不同於大臨的那些百姓,他對於鬼神之說都不是很信奉。

但是他一直在奉行孔夫子的那句“敬鬼神而遠之”。因為這是高泓安在這些事上和他說的最多的話。

沈均還記得一些有關高泓安的事,高泓安找了一把掃帚,掃起庭院來。看見沈均在看書。

他問道:“沈均,欲做宰相之才,讀於一室。室積久不掃,有人問之。其答曰:‘我之志在宰相,當專心讀書,何以他業而從之。’你說,他說的對不對?”

“專心做一件事是可以,但是不能死做一件事吧。要懂得變通吧。”

高泓安點了點頭,說:“你這個思想倒是沒錯。問他那人是這麼說的,‘宰相之職,若掃天下者。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乎?’明白了嗎?”

“是讓我做事要有大局觀嗎?”

高泓安點了點頭,說道:“這也就是最大的缺點,沒有大局觀。”

沈均其實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他這個人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優柔寡斷,想得很多。所以高泓安當年也告訴過他要怎樣。

沈均也做到了一些,沈均知道自己這些年來過得不是很舒心,就像在文成帝去世之後那些年裡的高泓安。

其實在王少躍回來之後,沈均就已經有了些變化,他越發地開始不引人注意。

彷彿他把自己隱藏到了一個無人能發現他的地方,現在的他除了去王少躍家中之外的事,都是和大臨朝堂有關的事。

平帝也發現沈均雖然神情越來越好,可是精神氣卻變得越來越差,雖然沈均還會和他毒舌,但是能夠看出來沈均已經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

沈均雖然比平帝的年紀要小上一些,但是平帝發現沈均的白頭髮比他的要多上很多。

沈均的其實兩鬢已經花白了,只不過被他掩飾起來,平帝覺得如果不是因為沈均自身的實力也不差的話,沈均可能會比現在衰老得更厲害上一些。

沈均坐在書房裡,看著自己擺在一旁的銅鏡,閒著擺弄了一下自己的鬢角,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最近很惆悵,因為他前不久探了探王少躍的口風,王少躍表示自己現在很累,不想忙靖天司的事。

一心想著自己回家養老的沈均很苦惱。

平帝不知道沈均精氣神不好,是因為他不想和自己共事。

平帝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