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章 王少躍和朝堂

王少躍最近每天夜裡都會起來去梅園那邊練功,但是他只是去一會,他總覺得眼前之人是他所不願久離的。但是他沒有任何去放棄自己所堅持之事的想法既然心上有了她,便更要努力。她是他的牽掛,但不是羈絆。

孔靜怡不知道王少躍為什麼一直看著自己不動腦袋,她還會偶爾地動一動腦袋看向別處緩解尷尬。但是她能夠從王少躍眼中看到一種情感,叫做喜歡,母親的手札裡寫過,喜歡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雖然說王少躍不怎麼和國子監的人接觸,但是辛有物在授課和寫文章的時候,喜歡用國子監中發生的事寫文章和策論。王少躍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國子間監中的趣聞,比如說這個司業因為什麼什麼問題跟那個司業吵了起來?這個司業因為什麼問題跟那個司業打起來。

雖然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是吵架吵到情深之處的時候,他們還是更喜歡用動手來的更實在一些。畢竟口舌之快,不如拳拳到肉來的實在,也更能讓對方理解你所說的道理。

而且辛有物說,他們覺得這是大臨文人的驕傲,不會像南唐文人那樣磨磨唧唧的。曾經也勉強能夠算得上南唐文人之一的王少躍聽起來很不舒服,實際上每個文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南唐文人的承認。因為雖然南唐在天下的口碑很差,但是南唐的文名卻是天下第一。

而且雖然大臨百姓都很仇視南唐的官員和百姓,但是對南唐的文人還是比較友好的(除了那些在詩中貶低大臨,公然承認自己不相信南唐曾經對大臨做的那些事的人)。

王少躍和孔靜怡在這裡談情說愛,但是長安衛和靖天司的人卻忙得不可開交,他們雖然多多少少都有些資料,但是一般都是往年的,今年因為調查趙連鶴死因和賑濟大臨東南部冬災的事情,調查的就比較少一些,好在靖天司的調查速度比較快。

而且那位左三明在這個右侍郎的位子時間比較長,只要是近十年的記錄用起來都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他們知道就算那些資料真的能用,他們也不會直接把這些東西給平帝彙報上去的,雖然平帝不會看這些,但是他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盧陽王。

盧陽王雖然不會很在乎左三明這一個人,但是戶部右侍郎的這個位子是盧陽王非常在意的。戶部是和工部一樣的有油水部門。

工部那邊雖然有油水,但是平帝對工部那邊的看管特別嚴格,就算工部完全處在盧陽王的掌控之下。但是戶部每年都會去工部那邊查賬,而且吏部對戶部的官員還是有一定指揮權利的。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盧陽王雖然掌握著公佈的大權。但是其實整個工部能夠撈到的油水,也不見得要比左三明這個戶部右侍郎撈到的油水少的多。而且盧閻王雖然想得到大臨,但是他不想得到一個破破爛爛的大臨。

所以在處理一些重要事物的時候,盧陽王也是會捨得工部去進行花銷的。但是廬陽王所覺得有必要的花銷不是什麼黎民百姓,也不是什麼天下蒼生,而是他所認為重要的那些東西,比如說水利土地商業以及邊軍事物。

在盧陽王眼裡最不值錢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人命。他是可以稱得上一個好君主,因為他有雄才遠略和經世之能,而且從來不優柔寡斷,一直態度狠絕。但是他這個人如果當了帝王就會產生一種效果,那就是太過於心狠手辣而忽略民生民計,對於民眾一直抱持著一種不夠良好的態度,也會壓榨民眾。

而這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官員不支援盧陽王,而是選擇反對他的主要原因。盧陽王這個人的優點很明顯,但是他的缺點也足夠龐大。

這個龐大的缺點可以使得一些對平帝的所作所為十分看不下去甚至於跟平帝這個人的衝突很大的官員,去選擇站在平帝一方。

但是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站在平帝這邊的就像是當年的主和派,而站在盧陽王這邊的就像當年的那些主戰派一樣。主戰派和主合派之間又會有一些主戰和主和兩方都互相幫助的。

但是其實這種說法在大臨的朝堂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其實即使是平帝這些地方的人他們也是比較喜歡戰事的,因為大臨從骨子裡來說,就不是一個膽怯避戰的國家。

而且他們其實並沒有覺得盧陽王的某些行為是一種錯誤。因為盧陽王只是在民生這一方面上的作為有些差罷了。但是在名聲這一方面,他要比平帝好的很多。

而且就算朝堂上的眾人各有表情和焦慮,但是盧陽王在起來之後,一直都是那一副風輕雲淡的表現。在調查結果沒有下來,盧陽王覺得所有事情都會有機率被解決。只要沒有蓋棺定論,盧陽王就覺得一切其實都是可以爭取的。而且就算爭取不到,盧陽王也覺得這一切沒有什麼關係。只要努力了,就沒什麼重不重要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