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二王逆黨,終於被趙拓等人所率的兵馬,與從榆林關趕回的顧家軍,合圍於京城五十里外的渭水。
看著兩邊烏泱泱聚攏過來的兵馬,殷王等人退無可退,狼狽不堪。
“殷王、寧王,你們氣數已盡,本王勸你們,勿在負隕頑抗,此時回頭,仍有機會。”這時,在眾將擁簇下的趙拓,朗聲喊道。
殷王握緊了手裡的劍,目光憤恨又複雜地看向趙拓。
他沒有想到,他竟會敗在他手裡。
“諸位將士,本王知你們是身不由己,但現在若放下兵器,歸順朝廷,朝廷可對你們從輕發落!”趙拓緊接著又喊道。
殷王這邊所剩不多的將士們聞言,個個有所鬆動。
他們跟著殷王和寧王,一路從殷州打到這裡,將近三個月,原本以為勝利在望,但萬萬沒想到,顧國公竟然率著顧家軍,一路奔襲,從榆林關悄然趕回,殺了他們個措手不及,與趙拓所率的兵馬,將他們這支義軍,合圍在了渭水之畔。
看著同伴在朝廷兵馬和顧家軍的利劍下,紛紛倒下,他們不是沒有動搖。
眼下瑞王的話,無疑摧毀了他們心底最後的防線,殷王和寧王氣數已盡,他們再怎麼頑抗,也只是做無謂的犧牲罷了。
也不知誰帶的頭,將手裡的兵器,扔在了地上。
於是,紛紛有人效仿。
很快,近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扔了兵器。
寧王閉了閉眼,知大勢已去,但殷王卻瘋了般,舉起手裡的劍,砍向身邊的將士。
“大哥,事已至此,算了吧。”寧王將他攔了下來。
殷王狠狠將他推開,“連你也要背棄本王?”
寧王嘆氣,“不是背棄,是認清事實。”
他抗爭過、努力過,但結局,還是無法改變,他便認了。
殷王身形晃了晃,他目光渴望地看向京城的方向,就差一步了,他便能直搗京城,將京城攻下。
到那時,父皇便是生氣,也只能禪位於他。
可事實是,他被趙拓這個黃口小兒,阻在了這渭水,進,進不得,退,無路可退。
他神情暴怒,揚劍直指向趙拓,大吼,“趙拓,若不是你佔據先機,本王怎麼可能敗於你?有本事別躲在那裡,下來跟本王決一死戰!”
趙拓並未被激怒,他斥馬上前兩步,淡淡道:“大哥既然不服,皇弟給你一個機會。”
顧梟連忙攔住,“殿下,不可,殷王氣數已盡,您不必以身犯險。”
趙拓拍了拍他的肩,胸有成竹地說:“顧梟,本王心裡有數,不用擔心。”
顧梟聞言,不好再勸,卻與雲深對視了一眼。
二人沒有說話,卻極有默契。
不管怎樣,他們是不會讓瑞王有危險的。
二個月前,出發那日,傅璟琛特地與他們談過一次,他要他們以命相護於瑞王。
傅璟琛雖未多說,但他們心裡明白,皇上屬意瑞王繼位。
這次回京,瑞王怕是就要登基了。
所以二人不敢大意。
趙拓已跳下馬,執劍朝殷王走去。
殷王目光陰鷙地看向他。
他知道,父皇此次派他來征討自己,是看重他,他日,趙拓必登基為帝,坐上他夢寐以求的位置。
想到此,他極是不甘心。
憑什麼他要將本該屬於他的帝位,拱手讓給這個小子?
他要這個小子死!
他手腕一轉,手裡的劍尖突然挑起沙子,潑向毫無防備的趙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