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生活變好,疾病也變少了,洛都成了大武所有人嚮往的地方。
“大武群雄圖!大武群英圖!”由巧匠雕刻,隨後印刷出來,正式由朝廷免費發放。
雖然第一期只有十萬冊,不過還是讓許多人津津樂道。
經常可以見到老百姓在討論那個將領更加厲害,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像極了後世那些追星的死忠粉。
老百姓和士卒,雖然大部分人不認識字,不過看圖還是會的,政治宣傳部帶出去的那些圖冊,武將威風凜凜,文臣俊朗飄逸。
隨著宣傳,老百姓都知道大武有勇猛無敵,智慧無雙的皇帝,還有大武的文臣武將,都被百姓廣為所知。
等第一波宣傳結束,第二波又起,圖冊帶著文字,介紹著文臣武將的豐功偉績。
第二波就只有影象和外號名字,預計要發五十萬張。
衛安獨佔十萬張,隨後才是其他人,這些圖畫,都是經過處理的,貼在城裡,專用的一道牆上,進出的百姓都能看到。
這種宣傳,當然是皆大歡喜,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無不喜笑顏開,這又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他們對於衛安,更加忠心,對於工作也更加積極。
無論是上了圖冊的這一百人,還是沒有上圖冊的人,大武的官員,一下子變得嚴於律己了,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形象,也更願意塑造自己的形象,生怕影響到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在他們看來,衛安這是在為他們傳名,立傳!
如果自己能做得更好,做出更多讓百姓牢記的事情,而後封神,名傳千古,也未嘗不可能。
在《易經》之中有名言,《易·觀》:“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明白天地自然的執行規律不會錯過四時,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歸心。
聖人是對皇帝的尊稱,除此之外,也就只有老子,孔子才能稱為聖人,也就是說皇帝是有權利封神的。
尤其是衛安大力宣傳封神演義,如今大武對於神仙體系,在道家整理下,可以說非常完善,也廣為人知,能夠封神,也是少部分人的夢想,特別是現在,更加看到了希望。
這一點衛安也樂見其成,甚至他已經在讓人做準備,編故事,做調查,就等時機一到,然後推他們更進一步。
大武的朝廷風貌可以說一下子變得非常健康,官員就差變成聖人了。
不單是做事,就連態度都完全變了,以前總是冷著臉的人,現在都時常微笑。
如今沒有機會讓他們修橋補路,也沒有機會救助窮人,不過像扶持孤老這些善事,還是有人搶著去做。
不但是積極的去做,而且還要裝著不經意,裝著這是很平常,彷彿這種事情是經常做一樣。
就連衛安也沒有想到,這一舉措,會帶來這麼大的好處,不過他也特意叮囑,不要特意的去做善事,把本職工作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