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朽等人,還提得動刀。”老王挺直腰板道。
“不,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不能讓人破壞這裡,幾萬烏桓人而已,朕還沒有放在心上。”衛安阻止道。
很快,跟著一起來的五千士卒,一千親衛,就已經到位。
“她們的安全,就交給你們了,一旦我們戰敗,你們就向遼東撤退。”衛安拉著蕭文姬叮囑道。
“陛下放心,文姬一切都聽陛下的。”
“參見陛下!”整頓好兵馬,衛安剛剛出城門,差點就被城外的景象嚇了一跳。
只見城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全都牽著馬匹,提著武器,揹負著弓箭。
“陛下!烏桓人來襲,請允許我們跟著一起,保護陛下,保護扶余城吧!”一名匈奴族百姓站出來說道。
“陛下,我等並沒有荒廢武技,弓馬依然嫻熟,請讓我們一起出徵吧!”又一名鮮卑族百姓站出來說道。
“好!今日朕與你們並肩作戰!不過先讓他們幫你們整頓一下,我們總不能像烏桓人一樣,亂哄哄的衝上去吧!把你們的特長,告訴他們!”衛安坐在馬背上,大聲喊道。
“喏!”一個巨大而整齊的聲音響起,見衛安答應,主動前來的百姓,頓時激動起來。
這些百姓,可都是以牧民居多,對於戰鬥一點都不陌生,牧民的領地意識,本身就非常強,更何況如今生活美好,哪裡容忍別人破壞。
扶余城不大,雖然能夠讓所有人躲避,不過那肯定不是長久之計,百姓也知道戰敗的下場,因此才會如此踴躍。當然,擁護衛安,也有部分原因在內。
村莊和牧場,原本就是依託城池,建立在這附近,因此這些人才如此快聚集起來。衛安讓五千親衛,前去協助組織,把他們按照弓箭手,和近戰區分開。
張遼是一個領兵的人才,這種事情,其實非常得心應手,跟著董卓的時候,他就經常整訓士卒。
都是上過戰場的人,半個時辰,就已經整頓完畢,又多了一萬三千多人,其中三千屬於扶余城的守衛,按照他們的說法,如果衛安戰敗,扶余城也無法倖免,還不如一起前去。
一萬三千多人,可以說佔據了扶余城九成的青壯,剩下的不是老弱,就是殘疾,這就是多年戰爭帶來的後果,也是衛安為何對他們好的原因。
為大武征戰,匈奴,鮮卑族這些年死得確實不少,當然!這也是衛安有意為之。
如今的扶余城,可以說全部漢化成功,尤其是後來出生的二代,已經沒有多少牧民的影子。語言,穿著,吃住,和中原百姓無異。
烏桓人出動五萬騎兵突襲,就是知道衛安只帶了幾千人,而且扶余城如今只有三千守衛,三千算不上精銳的守衛,他也是知道的,攻打扶余城,也是為了讓衛安無法捨棄。
抓住衛安,逼迫他讓出草原,這是貪至王的第一目標,實在不行,殺掉也可以,殺掉衛安,讓中原更加混亂,這對他也非常有利。
只是貪至王忽略了一點,他一直以看待中原的方式看待衛安的勢力,忘了牧民其實和士卒沒有區別,都是平時為農,戰時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