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對於士卒待遇極高,因此哪怕是遠征,牧邊,也沒有人牴觸,反而有些期待,畢竟只是幾年時間,等回來以後,田地,小妾,都有了。
按照道理來說,一個國家往往是強幹弱枝,中央囤積大量的富人,兵馬,地方只有少量維持治安,多一些的就是邊關。
大武也是差不多的,不過只是兵力佈置而已,人口他並沒有大量的搬遷到洛都。
京畿地區,除去原本的人口,也就只有將領的家眷,商人,還有工匠等朝廷任職的人家。
看上去並不是很多,不過都集中到洛都,還是不少了,加上這兩年大量出生的嬰兒,洛都城非常熱鬧,尤其是步行街,公園,遊樂園,每天晚上,那都是歡聲笑語一片。
洛都城並沒有宵禁,衛安相信治下的百姓,也相信大武的律法,不斷完善的律法,讓百姓對朝廷更加擁護,尤其是勞動法出臺以後,衛安在民間的聲望,再也沒人能夠動搖。
大武的守衛,小吏,村官,都是士卒和士卒退下來的人,忠誠度非常高。朝廷對他們待遇也好,不說發家致富,那也是不缺吃喝,更別說大部分都有朝廷賞賜的老婆,小妾。
在以往,別說小妾,想娶一個老婆都是非常困難的,更別提小妾了,也就只能做夢的時候想一下。
在士卒心目中,衛安就是他們的恩人,何況還有政宣部不停的宣傳洗腦。
最特別的反而是少數民族,他們以前可是吃不飽,穿不暖,幾兄弟能有一個老婆就不錯,如今的生活那就是天堂,是仙境!他們對於衛安的擁護,那隻能用狂熱來形容。
衛安的形象已經上升到了神的高度,絕不允許任何人玷汙,或者說不允許有任何人不敬!不然隨時可能拔刀相向!
“任何破壞大武的人,都是敵人。”
“任何反對皇帝的人,都是仇人!”
這是目前軍方大部分士卒的心聲,可想而知,衛安怎麼會不放心。
兩季稻更加成熟了,目前已經能達到畝產七百斤以上,加上山藥、紅薯、玉米的大量種植,朝廷已經有足夠全國百姓吃半年的存糧。
“全國設十五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遼東道,北海道,南洋道,關外道,西域道。”
衛安拿著最新的地圖說著,隨後讓人把小地圖分了下去。雖然真臘國還沒有拿下,不過他已經成為大武的了。
“陛下英明,如今國土大增,確實應該重新規劃。”陳宮贊同道。
“每年以平價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當有地方受災的時候,一來可以用義倉拯救百姓,二來可以賒欠糧種給百姓,不至於讓他們走投無路;第三糧食近便,不用運送太遠;第四,各州都有義倉,巡查也方便。”
衛安輕輕敲敲桌子說道。
“陛下還疏漏了一點,建立義倉,平價收購百姓糧食,不會讓百姓因為豐收,造成穀賤傷農,更不會讓奸商,因此壓低糧價。”諸葛亮微笑著說道。
“左相所言極是。”衛安讚許的看了一眼諸葛亮,“這樣看來大家都贊同了!”
“從今往後,每一個部門,都得制定一個五年計劃,然後交三省討論,是否合適;每一年都得針對五年計劃進行修改,補充!當養成一個習慣之後,中央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對國家進行監管,巡查。”
“作為一個國家的中樞,你們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國策,監管國家,並不需要你們去做一些跑腿的事情。”衛安繼續說道。
這些事情他已經思考了許久,他不想每天大小事情,都要他來過目,像秦皇那樣,每天處理上百公斤文書的事情,他可做不到,或者說不想一直做下去。
把國家寄託在一個人身上,那是非常危險的,即便這個國家非常的強大,他有信心不會讓這個國家倒退,那是因為他特有的預見性,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哪怕他親自教兒子也是一樣。
有些事情,衛安已經開始佈局,而且會在年輕的時候完成,他可不想上了年紀,老糊塗的時候再去做。
“臣等遵旨!”眾人放下奮筆疾書的筆,佩服的拱手一禮。
“諸公都是大武的棟樑,是註定要名垂青史的人,我們如今正站在一個時代的前列,為了給後世子孫,打下萬世之基,也就只有辛苦大家了。”
“朕無法保證讓大家永世富貴,不過可以保證一點,只要沒人觸犯大武律法,絕對不會做出鳥盡弓藏的事情。”
“從今往後,大武取消連坐,也不得株連!即便是叛國之罪,也只誅參與者,知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