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和陳家猥瑣發育一時,但還是沒憋住,跳了出來,最後在魏晉以後沒落了。
只有楊家真正的做到了一直猥瑣發育,笑到了最後。
要不是碰到了元朝那群野蠻人,不按套路出牌,說不定弘農楊家的套路還能繼續下去。
現在的楊家可還沒有後來那麼豐富的經驗。雖然也想到了這個套路,但本以為依靠東洲四百年的聲望,自己死守在天子的身邊就好。
反正最後就算有人能夠奪得天下,估計也得靠著禪讓的方法,到時候大不了厚著臉皮再靠過去就行了。
歷史上曹丕登基他們就是這麼幹的。
初次使用這個套路,雖然自己仔細研究過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楊彪還是覺得沒底。
所以他選擇自己帶著大半的楊家繼續蹲在關中,然後讓自己一脈出去投靠其他諸侯,留下一條後路。
隨後他就自然而然的盯上了衛安。
為什麼選擇衛安呢?
第一,衛安的底子好。天下第一大諸侯,如今不僅全據南方,在北方也是很有話語權,一統天下的機會最大。靠著長江死守南方怎麼也能撐個幾十年,到時候自己家發展起來,大不了看誰能統一天下再投奔過去不就好了?以自己家的底蘊用這個套路怎麼都不會輸的太慘。
第二,衛安現在正好需要一個像自己一樣的,外來可信的世家來穩定局面。過去了肯定就會得到重用,不至於被暗中打壓。
楊彪心裡算盤打得很精,雖然形勢變化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但這麼搞得話,勝率還是很大的!
對於曹操,從整個楊家的角度來看,對於這種人結不結好沒意義,保持中立、維持自己的態度和氣節就可以了。靠著楊家的實力和關係網,怎麼都不能吃虧。
歷史上對於曹操楊家就是這麼幹的,雖然經常反對曹操的一些做法,但確實什麼錯事都不做,讓曹操對他們恨之入骨卻又沒辦法,最後逼得曹操沒辦法,找了個楊彪和袁術有姻親的藉口,才罷免了他的官職,之後被釋放依然當上了太尉之職。
能讓曹操恨得牙癢癢卻又沒辦法的世家之人也就這貨一個了。
但最後呢?就算楊修死了、楊彪老了,等到曹操死了之後,楊家還不是照樣繼續飛黃騰達?
所以說對於袁紹和曹操這種非常理智的英主,靠關係是靠不住的,索性不如直接安安分分的不要露頭,熬死這貨就好。
歷史上的袁術不是一個好主公,但確實是一個講義氣可結交的人。
簡單的來說,袁術就是一個性格直率、腦子有坑的俠義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