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蘇雙念罷,屋內鴉雀無聲。
良久,蘇雙對衛安拱手道:
“仲道真乃大才也。”
張世平也對著摺扇上的詩句唸了出來,正是那首已經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
眾人還沒從剛才《將進酒》的恢弘大氣,氣勢磅礴中走出來。
又被《水調歌頭》的如仙意境所折服,文筆之流暢,恰如涓涓細流,流淌心間。
蘇雙和張世平都是世家子弟,對詩詞歌賦一道也頗有見底。
二人心下都是稱讚不已,對衛安的仰慕更是溢於言表。
“仲道真乃高人也,這兩首詩詞風格迥異,竟都出自仲道之手,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世平佩服之至。”
“兄長抬愛了,不瞞二位兄長,仲道此行,正是為尋訪二位兄長而來。”
蘇雙拱手道:
“大人請吩咐,小的願聞其詳。”
衛安喝了一口酒道:
“為天下計,仲道需要購買三千匹大宛馬!”
大宛馬也就是常說的‘汗血寶馬’,因其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會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寶馬”。
漢武帝曾命車令為使,帶千金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
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
大宛國人難以抵擋,於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並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
漢軍挑選了三千匹大宛馬運回中原,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將“天馬”的美名賜予汗血寶馬。
唐代李白有《天馬歌》:
“天馬出來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雲,振綠髮,蘭筋權奇走滅沒。”
 ⊙ˍ⊙!
蘇雙和張世平聽聞衛安要買三千匹大宛馬,心中都是一驚。
大宛馬每匹都是價值不菲,何況是三千匹,這可不是小數目,蘇雙拱手問道:
“敢問大人之志如何?”
衛安想起了王昌齡的《從軍行》,便仰首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