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轉眼便過了一年。
嘉寧三年,三月五日。
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叛。
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三十六方義軍同時舉事,天下響應。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興兵起事。
他們燒燬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
一月之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震動京都。
蕭靈帝劉宏下詔令盧植為北中郎將,令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以盧植為首領,率領六萬大軍前往平叛。
蕭靈帝又下詔各地嚴防黃巾賊眾,命各州郡自行招募鄉勇,整軍作戰。
衛安也寫了徵兵告示,命人把徵兵告示貼了出。
一時間,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郡守府的招兵告示,前來應徵者絡繹不絕。
張飛負責練兵,衛安也無暇顧及招兵工作,就都交給了二哥關羽張羅。
“二哥,這招兵買馬可是個苦差事,就有勞二哥了。”衛安向關羽拱手道。
“分內之事,願為主公分憂。”
雖說關羽忙的不可開交,卻是樂此不疲。
話說徐晃隨蘇雙、張世平自西域購得戰馬三千餘匹,返回途中又購得兩萬餘斤鑌鐵,隕鐵可遇而不可求,只購得千餘斤。
去的一路上很是順利,回程的路上卻是遇到過好幾撥山賊,但都被徐晃率眾擊退。
眾人行至常沙與武陵交界處時已近中午,又遇一撥賊人攔住了去路。
卻見那撥賊人皆是披散了頭髮,頭戴黃巾,多有面黃肌瘦者。
這撥黃巾賊約有五千餘眾,為首的乃是一白臉漢子,手持一柄環首大刀,坐騎是一匹黃驃馬。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稀稀拉拉的聲音卻並不整齊,都是一副沒吃飽飯的樣子。
為首那員將領朝身後揮了揮手,眾人停住了喊聲。
當下兩軍相對,那員將領打馬向前道:
“我乃黑山黃巾李大目,想必爾等聽過我的大名,識趣的把錢財和馬匹留下,可饒爾等性命。”
徐晃怒道:
“要錢沒有,要命不給,我乃河東徐晃,爾等反賊,何不早降!”
李大目大怒,遣副將白饒出戰。
白繞拍馬而出,雙手持一柄朴刀徑直向徐晃迎面劈來。
徐晃早把開山大斧橫握在手,見白繞朴刀劈來,既不格擋也閃避,揮舞開山大斧,迅如閃電,雙馬相錯,竟一斧斬白繞於馬下。
“徐晃喊道,還有誰前來送死?”
身後親衛士氣大振,舉刀齊喊威武。
李大目見徐晃竟如此神勇,心下大驚。
看對方士卒都是精銳騎兵,雖說自己五千對陣一千,但衝殺定是討不了便宜。
李大目當下心生懼意,進退兩難,遂拱手道:
“徐兄弟如此身手,如能加入我黃巾,定能建功立業,隨我攻城掠地,斬將殺敵,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