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二位到印刷廠看一眼就會了解,這樣的書本,一日能印上百本。”
衛安想了想,解釋起來比較費力,不如到實地看一眼自然就會明白。
這二人既然已經投效自己,自然也沒必要設防。
“一日能印上百本?”這一下魯肅和劉曄都同時驚訝起來。
就說手中的這本《史記》,擱在以前那都是要拉幾車的才能裝得下一本。
要將其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出來,需要花費至少幾十年的時間。
這也是古代讀書人少,只有世家才能讀的起書的原因。
現在一本書竟然可以捧在手裡,而且一天能夠印製出上百本來,這效率,不可謂不高啊!
而且清晰度和竹簡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了新書,這以後誰還會看竹簡書啊?
“仲道準備在每個郡成立一個書院,廣招天下學子。不論出身,都可在書院學習,這些書就是為他們準備的!”
衛安打算先利用新書招攬一些青年學子來東洲書院,然後再順勢將新書推向市場,這樣一來,既得了人才又得了錢財。
現在地方大了,所需的官員自然多了,光是揚州就有九十多個縣呀!
現在最缺的就是基層的官員,既然是缺,那就只能是自己來培養。
“主公要在每個郡成立一個書院?”
“對!”
衛安點了點頭,便將自己的打算向魯肅和劉曄二人詳細說了一遍。
“主公高瞻遠矚,實乃東洲之幸也!”魯肅想了想接著道:“主公,徐州四戰之地,又與揚州相鄰,徐州刺史陶謙非亂世雄主,必不能守,此乃上天賜予主公之地啊!”
“子敬之言甚善!”
“主公,奪取徐州,現在還不是時候,不過臨淮和廣陵,此時已經空虛了!”劉曄笑著說道。
“臨淮和廣陵?”
“臨淮可以將淮水和長江連在一起,從壽春有水路直達吳郡,便於水軍縱橫。”
“廣陵有豐富的鹽田,可以控制南方的鹽業!”
“主公,子揚言之有理,廣陵太守張超出兵攻打廬江,有此理由,那徐州陶謙必不敢說什麼!”
“好!”
還有這麼充足的理由,衛安怎麼會失去這個機會呢?
於是立刻命令,黃忠率領三千兵馬,以討伐張超為名,攻打廣陵。
廣陵太守張超,此時悔得腸子都青了,悔不該當初聽信了孫賁和孫策之言,自己折損五千兵馬不算,還得罪了衛安。
現在好了,衛安打來了,這下恐怕事情不能善了。
張超在太守府中,急得團團轉,衛安有多厲害,他是清楚的,麾下大將個個如狼似虎。
就在這個時候,得到訊息,黃忠帶著一隊兵馬,前來討伐。
這下還能怎麼辦?
自己只剩下不足一千兵馬,這點兵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呢。
向刺史陶謙求救?
且不說陶謙敢不敢出兵,能不能來得及。就算來了,能是黃忠的對手嗎?
黃忠可是衛安的五虎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擋住?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還是走吧!
想到這裡,張超不敢耽擱,收拾了一些錢財,帶著家眷匆匆忙忙的離開了廣陵。
他沒有去徐州,他覺得衛安下一個目標就是徐州了,因此徐州也不安全,張超直接投降了兗州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