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完全黑了下來。方自歸餓了,於是兩人起床,穿衣,開燈,各泡了一包泡麵吃了。
吃完麵,說一會兒情話,方自歸看著臉色微微泛紅的莞爾,真是比平時更為嬌媚,一下子又衝動起來……
淡淡的月光,從那扇沒有窗簾的視窗灑進了房間。
方自歸又平靜下來後,莞爾找到手錶看了下時間,驚叫一聲:“哎呀,這麼晚了!”
年初二,方自歸收到了媽媽的信。媽媽在信中除了關懷在春節中“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兒子,還對方自歸春節不回家的行為不無怨言。方自歸暑假裡說寒假不回家,方媽媽並沒有太當真,想不到寒假裡方自歸真的不回家。
在中國,春節和聖誕節不同。聖誕節遵循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雖然聖誕節在九十年代的中學和大學都熱過一陣子,卻不能在中國熱下去。因為不管學生們怎麼趕時髦,周圍的大環境是冷的,能量守恆定律不把新派學生們的溫度拉到與周邊環境的溫度相等,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所以聖誕熱在這些新派學生們走出校園後,很快就冷卻了。然而春節遵循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必須每年都要在中國大熱一次,從來不曾冷卻。因為經過數千年的累積,春節在中國累積了巨大的慣性和超高的人氣,家裡吃年夜飯缺了方自歸一個,方媽媽就吃得相當不適應。
信中,方媽媽擔心方自歸一人在外過年,孤獨冷清,然而此時的方自歸就像三國時的劉阿斗,根本不想回川。方自歸照顧到老媽思念兒子的情緒,才沒有實話實說,在回信上寫:“此間樂,不思蜀也。”
這個春節方自歸併不孤獨,莞爾每隔幾天就會來學校探望方自歸,寒假沒回老家的一些老鄉也常常到一零一找方自歸打牌、踢球、喝酒、吃飯,不亦樂乎。所以方媽媽確實過慮了,她不知道,其實在陰冷潮溼的一零一,除了事實婚姻以外,過年不回家的方自歸,充分體驗到了愛情、情愛、友情、激情,還有生活。
年初三,方自歸就因為友情更加地不孤獨了。這天上午,方自歸和三個老鄉正在宿舍裡玩拱豬,因為沒關門,牌打著打著,從宿舍外面徑直走進一個人來。來人走到牌桌邊,打量著臉上貼著紙條的方自歸。方自歸被看得莫名其妙。
方自歸問:“你哪位?找誰啊?”
那人笑道:“找你呀。”
“你是……?”
“我是呂鴻!”
“呂鴻!哎呀,是你啊!”
方自歸把臉上的紙條扯下來,立即扔下了手中的撲克。
來人正是呂武的弟弟,方自歸的發小。這時的呂鴻,已經比方自歸高了一大截,臉蛋也豐滿了些,和小時候不太一樣。從八七年到九五年,正是呂鴻和方自歸各自茁壯成長的七八年,兩人這期間沒見過面,所以方自歸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但方自歸仔細看,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呂鴻。
方自歸問:“你怎麼突然到上海來了?”
呂鴻道:“我姐今年春節沒回家。過完年我沒什麼事,突然就想,不如去上海玩玩。再不來,我姐就畢業了。”
“你怎麼知道我寒假也在上海啊?”
“春節前,我爸和你爸透過電話,我知道你沒回家。我也是臨時起意,所以也沒寫信告訴你,反正寫信也來不及了。下了火車,我就直奔你這兒了。反正我姐總歸找得到的,我就怕抓不住你。”
“所以給我一個意外驚喜,哈哈,歡迎歡迎!”
“今天我們去同濟找我姐,明天我們到海關專科學校玩。海關專科學校有我一個高中同學,他寒假也沒回家。怎麼樣?”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