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自歸連賓士、寶馬的車標都還不認識的時候,母司就能認出充滿魔幻色彩的保時捷,還能認出充滿迷幻色彩的斯柯達,還能認出充滿玄幻色彩的道奇,讓大家對母司刮目相看,也終於沒有在新加坡的課堂上坍了這些蘇州精英的臺。
因為講課都是全英文,所以母司在課堂上發言極不踴躍,但這次可真是露臉了。後來母司對方自歸說:“除了歷史和地理,我也很喜歡汽車。”
不久之後,方自歸才知道老卑為什麼招了一幫以母司為代表的學渣進來。
也是有人提議,老卑同意來培訓的人每個月可以在公司打一次國際長途回家。這天輪到方自歸打電話,方自歸便在約定時間到了老卑辦公室。老卑也借這個機會聽聽大家對第一階段培訓的反饋,見到方自歸便問:“Victor,這段時間在新加坡,習慣嗎?”
方自歸笑道:“習慣。第一次吃肉骨茶不習慣,現在也覺得味道還不錯了。”
“哈哈,那麼,培訓怎麼樣,感覺順利嗎?”
“嗯,還順利。”
“好!以後SMT 就靠你了。那麼……你有沒有其他什麼想向我反饋的?”
方自歸想起了那個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便說:“Besman,我覺得很奇怪,徳弗勒是個不錯的公司,當初我們這幫人,也是從幾百個人裡面挑出來的,那您為什麼不挑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呢?我們這幫人英語也不好,經驗也不算豐富,怎麼您就選中了我們呢?”
老卑先是一愣,然後哈哈一笑,用右手翹起一個大拇指,感覺分外有力,說:“我們選拔員工三條原則。第一,人格!”老卑又有力地伸出食指,右手的造型變成一支手槍,槍管指著方自歸,“第二,經驗!”接下來老卑又有力地伸出中指,右手的造型變成一支指著方自歸的雙管手槍,“第三,才是學歷。”老卑點一下頭,“你明白了吧?學歷是放在最後的。其實來面試的人中,有名牌大學的,也有在電子廠工作多年的。你知道嗎?有位四十多歲的應徵者,是一家國營電子廠的廠長,說願意來我們公司做工程師,但第一輪面試我就把他淘汰了。為什麼呢?不是說他人不好,而是因為他在國營企業做那麼多年,一些不好的習慣就很難改。你沒有經驗,我可以培訓。但你人格有問題,培訓是解決不了的。”
老卑說完,才把指著方自歸的“手槍”收了起來。
後來,方自歸在一本書上看到張五常在八十年代末說過的一段話,對老卑的選擇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張五常說:“中國的現代化不管走哪一條路,都會遇上一個極大的障礙。以其他國家的標準衡量,整個中國也找不到幾個四十五歲以下,稱得上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結果就出現了一群散漫的勞動人口和無知的官員,這方面所造成的障礙,會較一般人所說的外資外匯問題,遠為嚴重。”
但此時,方自歸還是有些不明白,又問:“什麼是人格?”
“比如,敬業精神啊,團隊精神啊。”
方自歸繼續問:“這些精神……面試怎麼能看得出來呢?”
“所以,我們才要三輪面試。透過溝通,人格是可以被感受到的,某種程度上。”
方自歸明白一些了,原來老卑選人,第一看你順不順眼,第二看你順不順眼,第三,還是看你順不順眼。
不過,公司招了這麼多電大生進來,後來知道也有些烏龍,只是方自歸和老卑進行這次對話時,老卑自己都還不知道。原來電大的全稱是“蘇州廣播電視大學”,英文簡歷上寫的就是“Suzevision University”。徳弗勒在蘇州工廠的第一個產品是HD Radio,是北美重型卡車上用的收音機。不懂行也不懂中文書面語的那些新加坡人,看到電大生的英文簡歷,把Radio當成了“收音機”而不是“廣播”,紛紛感嘆:哇噻,這個University,是專門聚焦於Radio和Television的,夠專業,於是這幫考不上正規大學的電大生,就被聘用了。
這就像方自歸團隊吃錯油的那個案例,說明在外國要避免犯錯誤,一定要了解外國國情。
“好了,”老卑道,“現在我幫你撥電話,號碼是多少?”
“謝謝,是008621XXXXXXXX。”
老卑一愣,因為其他人都是往蘇州撥電話,只有方自歸是往上海撥。不過,老卑還是幫方自歸撥通了電話。
“喂。”方自歸打聲招呼。
“喂。”莞爾家的小保姆說。
“我是方自歸,果果在家嗎?”
“啊!是你啊?!”從音量音調判斷,小保姆非常激動,“果果不在家。你去新加坡這麼久了,你怎麼才往家裡打電話?”
“我這是在國外啊,打電話不——”
“那你寫封信也行啊!”方自歸沒說完,話就被小保姆截斷,然後開始哇啦哇啦控訴方自歸的不忠不義,“一個月沒有你任何訊息,果果急死了你知道嗎?真是的!她都哭了幾次啦,你到底怎麼搞的啦?!你怎麼這麼混蛋啊?!昨天晚上,對著你留在家裡的那兩個紙箱子,她還抹眼淚吶!”
放在莞爾家的那兩個紙箱子,是書籍之類方自歸沒打算帶到蘇州去的東西,因為方自歸說過我胡漢三還要回來的,就不帶去蘇州了。方自歸想不到這些東西,會引起莞爾那麼多睹物思人的眼淚。